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1.1 全要素生产率 | 第13-14页 |
2.1.2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 第14页 |
2.2 国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第14-15页 |
2.3 国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第15-19页 |
2.4 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0-23页 |
3.1 研究区界定与范围 | 第20-21页 |
3.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2页 |
3.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23页 |
第四章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比较分析 | 第23-33页 |
4.1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 第23-27页 |
4.1.1 环境技术 | 第23-24页 |
4.1.2 方向性距离函数(DDF) | 第24-25页 |
4.1.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与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第25-27页 |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27-28页 |
4.3 东部城市群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分析 | 第28-30页 |
4.4 东部城市群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对比分析 | 第30-33页 |
第五章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县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分析 | 第33-51页 |
5.1 县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变动分析 | 第33-44页 |
5.1.1 各县(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时间变化分析 | 第33-41页 |
5.1.2 县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演变分析 | 第41-44页 |
5.1.2.1 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 第41-42页 |
5.1.2.2 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5.2 县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对比分析 | 第44-47页 |
5.3 县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47-51页 |
5.3.1 空间自相关 | 第47-48页 |
5.3.2 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1-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2-53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