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复杂山地高铁的TD-LTE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1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7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 论文内容章节安排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复杂山地高铁网络建设难题研究 | 第21-27页 |
2.1 复杂山地高铁网络场景特征 | 第21页 |
2.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21-26页 |
2.2.1 降低车体穿透损耗 | 第22页 |
2.2.2 改善多普勒效应 | 第22-25页 |
2.2.3 减少切换频次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西成高铁专网规划 | 第27-43页 |
3.1 容量规划 | 第27-32页 |
3.1.1 单载波容量估算 | 第27-32页 |
3.1.2 高铁载波数测算 | 第32页 |
3.2 站址规划 | 第32-38页 |
3.2.1 隧道外站间距规划 | 第32-35页 |
3.2.2 隧道内站间距规划 | 第35-37页 |
3.2.3 站轨距规划 | 第37页 |
3.2.4 天线挂高规划 | 第37-38页 |
3.3 天线选型 | 第38-40页 |
3.4 频率规划 | 第40页 |
3.5 配套设施规划 | 第40-42页 |
3.5.1 电源设备 | 第40-42页 |
3.5.2 传输设备 | 第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西成高铁覆盖设计方案 | 第43-57页 |
4.1 设备器件选型设计方案 | 第43-44页 |
4.1.1 设备选型设计 | 第43-44页 |
4.1.2 器件选型 | 第44页 |
4.2 隧道内覆盖方案 | 第44-49页 |
4.2.1 隧道覆盖场景 | 第44-46页 |
4.2.2 站点设置原则 | 第46-47页 |
4.2.3 站点设置方案 | 第47-49页 |
4.3 隧道外覆盖方案 | 第49-51页 |
4.3.1 车站覆盖场景 | 第49-50页 |
4.3.2 桥梁覆盖场景 | 第50-51页 |
4.4 整体规划方案 | 第51页 |
4.5 系统仿真结果 | 第51-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西成高铁网络优化与评估 | 第57-77页 |
5.1 覆盖优化 | 第57-62页 |
5.1.1 覆盖优化目标 | 第57页 |
5.1.2 覆盖优化流程 | 第57-59页 |
5.1.3 覆盖优化方法 | 第59-60页 |
5.1.4 优化案例 | 第60-61页 |
5.1.5 覆盖优化效果 | 第61-62页 |
5.2 F/D协同优化 | 第62-66页 |
5.2.1 F/D双层网优化策略 | 第62页 |
5.2.2 F/D双层网参数优化 | 第62-63页 |
5.2.3 MLB(负载均衡)优化 | 第63-64页 |
5.2.4 优化案例 | 第64-66页 |
5.2.5 F/D协同优化效果 | 第66页 |
5.3 移动性优化 | 第66-74页 |
5.3.1 切换和重选优化 | 第66-68页 |
5.3.2 邻区优化 | 第68-69页 |
5.3.3 互操作策略 | 第69-71页 |
5.3.4 TAC/LAC优化 | 第71页 |
5.3.5 优化案例 | 第71-74页 |
5.3.6 移动性优化效果 | 第74页 |
5.4 专网优化整体效果及评估 | 第74-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7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