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4-15页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4.1 高管社会网络 | 第15-16页 |
1.4.2 交通可达性 | 第16-17页 |
1.4.3 企业投资 | 第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文献回顾及评述 | 第19-24页 |
2.1 社会网络影响企业投资的相关文献回顾 | 第19-20页 |
2.2 交通可达性及其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回顾 | 第20-23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3-24页 |
3 中国制度背景和理论基础 | 第24-35页 |
3.1 中国制度背景 | 第24-31页 |
3.1.1 中国社会网络关系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24-26页 |
3.1.2 中国交通可达性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26-29页 |
3.1.3 中国企业投资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29-31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3.2.1 社会资本理论 | 第31-32页 |
3.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第32-33页 |
3.2.3 资源依赖理论 | 第33页 |
3.2.4 企业投资理论 | 第33-35页 |
4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5-38页 |
4.1 高管社会网络与企业投资 | 第35-36页 |
4.2 高管社会网络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基于交通可达性的调节效应 | 第36-38页 |
5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8-59页 |
5.1 样本选择 | 第38页 |
5.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第38-43页 |
5.2.1 变量设计 | 第38-43页 |
5.2.2 模型构建 | 第43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53页 |
5.3.1 变量描述性分析 | 第43-45页 |
5.3.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45-47页 |
5.3.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5.4 进一步分析 | 第53-56页 |
5.4.1 不考虑金融危机影响下高管社会网络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 第53-54页 |
5.4.2 基于中组部的政策效应下高管社会网络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 第54-56页 |
5.5 稳健性分析 | 第56-59页 |
6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59-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6.2 启示及建议 | 第60页 |
6.3 本文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0-62页 |
6.3.1 本文研究局限 | 第60-61页 |
6.3.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