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引言 | 第10页 |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0-14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史 | 第10-11页 |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特点 | 第12-14页 |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第14-15页 |
·层状LiM0_2 (M=Ni, Co, Mn)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概述 | 第15-16页 |
·层状LiCoO_2 正极材料 | 第16-17页 |
·层状LiNi0_2 正极材料 | 第17页 |
·层状LiMn0_2 正极材料 | 第17页 |
·尖晶石型正极材料LiMn_20_4 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橄榄石型LiFeP0_4 的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LiFeP0_4 的结构 | 第19-21页 |
·LiFeP0_4 的制备方法 | 第21-23页 |
·LiFeP0_4 正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23-26页 |
·Li_3V_2(P0_4)_3 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Li_3V_2(P0_4)_3 材料的结构 | 第26-27页 |
·Li_3V_2(P0_4)_3 材料的电化学作用机理 | 第27页 |
·Li_3V_2(P0_4)_3 的合成方法 | 第27-28页 |
·Li_3V_2(P0_4)_3 材料的改性研究 | 第28-29页 |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实验仪器 | 第31-36页 |
·材料合成 | 第31-32页 |
·实验主要原料 | 第31页 |
·一步固相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0_4 和Li_3V_2(P0_4)_3 正极材料 | 第31-32页 |
·材料表征 | 第32-33页 |
·热重差热分析 | 第32页 |
·物相表征 | 第32-33页 |
·表面形貌及元素分布分析 | 第33页 |
·微结构分析 | 第33页 |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6页 |
·电极的制备 | 第33页 |
·模拟电池组装 | 第33-34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橄榄石型LiFeP0_4/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 第36-52页 |
·引言 | 第36页 |
·LiFeP0_4/C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6-38页 |
·LiFeP0_4/C样品的合成 | 第36-37页 |
·前驱体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37-38页 |
·LiFeP0_4/C复合材料的结构及表面形貌 | 第38-41页 |
·LiFeP0_4/C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38-39页 |
·LiFeP0_4/C材料形貌特征及碳的存在形式 | 第39-41页 |
·LiFeP0_4/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41-49页 |
·不同烧结温度对LiFeP0_4/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预烧工艺对LiFeP0_4/C材料的性能影响 | 第43-45页 |
·不同碳掺杂量对LiFeP0_4/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45-47页 |
·不同铁源对LiFeP0_4/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47-49页 |
·LiFeP0_4/C复合正极材料动力学研究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Li_3V_2(P0_4)_3/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 第52-65页 |
·引言 | 第52页 |
·Li_3V_2(P0_4)_3/C复合材料的一步固相碳热还原法合成 | 第52-54页 |
·Li_3V_2(P0_4)_3/C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2-53页 |
·前驱体的热重/差热分析 | 第53-54页 |
·Li_3V_2(P0_4)_3/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形貌 | 第54-56页 |
·Li_3V_2(P0_4)_3/C材料样品的电化学性能 | 第56-64页 |
·不同烧结温度对Li_3V_2(P0_4)_3/C材料样品的物理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不同锂源对Li_3V_2(P0_4)_3/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58-60页 |
·不同工作电压范围Li_3V_2(P0_4)_3/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Ⅰ. 硕士生学习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73-74页 |
附录Ⅱ.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