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3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1页
        (一)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第10页
        (二)满足优化课程要求第10页
        (三)传承学校文化传统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第11页
        (二)促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落实第11页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第11页
        (四)丰富校本课程的研究类型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12页
        (二)调查研究法第12页
        (三)实验法第12-13页
第二章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第13-21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一)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第13-14页
        (二)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第14-15页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一)泰勒的“目标模式”理论第15页
        (二)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理论第15页
        (三)施瓦布的“实践模式”理论第15-16页
        (四)劳顿和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理论第16页
        (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16-17页
    三、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进展第17-21页
        (一)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7-19页
        (二)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历程及现状第19-21页
第三章 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第21-33页
    一、“动物福利”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第21-26页
        (一)校内外环境分析第21-22页
        (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第22-26页
    二、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目标开发第26-27页
    三、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内容开发过程开发第27-33页
        (一)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第27-28页
        (二)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第28-33页
第四章 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的实施第33-51页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第33页
    二、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第33-36页
        (一)学校对课程实施的组织第33页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第33-35页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第35-36页
    三、教学案例第36-51页
第五章 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的评价第51-59页
    一、对课程的评价第51-53页
        (一)评审小组对课程的评价第51-52页
        (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第52-53页
    二、对学生的评价第53-59页
        (一)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第53-54页
        (二)课程实施后学生纸笔测试结果及分析第54-55页
        (三)课程实施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第55-59页
结论第59-61页
    一、结论第59-60页
        (一)课程实施对学生动物福利理念有积极影响第59页
        (二)“动物福利”校本课程适用于L高中课堂第59页
        (三)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促进师生的沟通和交流第59页
        (四)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第59-60页
        (五)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丰富了生物校本课程类型第60页
    二、不足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79页
    附录1 :L中学生物校本课程调查表第64-66页
    附录2 :“动物福利”校本课程每一节的知识框架图第66-69页
    附录3 :“圈养野生的动物福利问题”的教材第69-73页
    附录4 :课程本身评价表第73-74页
    附录5 :课堂教学评价表第74-75页
    附录6 :高中“动物福利”校本课程测试卷第75-76页
    附录7 :高中生动物福利理念调查问卷第76-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高中“健康生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