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1-12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5.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1.6 研究设计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逻辑推理 | 第14-15页 |
2.1.2 逻辑推理素养 | 第15页 |
2.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2.2.1 关于数学核心素养 | 第16-17页 |
2.2.2 关于逻辑推理能力 | 第17-18页 |
2.2.3 关于逻辑推理素养 | 第18页 |
2.2.4 关于评价框架 | 第18-20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4.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2.4.2 经典测量理论 | 第22-24页 |
3 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的调查 | 第24-33页 |
3.1 调查对象 | 第24页 |
3.2 测试卷的编制与调整 | 第24-25页 |
3.3 测试卷的内容 | 第25-29页 |
3.3.1 测试卷的结构 | 第25页 |
3.3.2 测试卷题目选取依据 | 第25-28页 |
3.3.3 评分标准与编码 | 第28-29页 |
3.4 测试质量分析 | 第29-33页 |
3.4.1 测试卷的信度分析 | 第29页 |
3.4.2 测试卷的效度分析 | 第29-30页 |
3.4.3 测试卷的难度分析 | 第30-31页 |
3.4.4 测试卷的区分度分析 | 第31-33页 |
4 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33-64页 |
4.1 测试结果整体分析 | 第33-36页 |
4.2 测试结果各题目数据分析 | 第36-56页 |
4.2.1 水平一要求的题目分析 | 第36-42页 |
4.2.2 水平二要求的题目分析 | 第42-52页 |
4.2.3 水平三要求的题目分析 | 第52-56页 |
4.3 测试结果性别差异分析 | 第56-57页 |
4.4 测试结果学校差异分析 | 第57页 |
4.5 题目反馈部分分析 | 第57-59页 |
4.6 教师问卷分析 | 第59-64页 |
4.6.1 调查对象 | 第59-60页 |
4.6.2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60-64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4-7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4页 |
5.2 培养策略 | 第64-67页 |
5.2.1 制定计划,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 | 第64-65页 |
5.2.2 贯穿始终,落实到不同内容领域 | 第65页 |
5.2.3 重视基础,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 | 第65-66页 |
5.2.4 设置问题,暴露推理的思维过程 | 第66页 |
5.2.5 表达准确,锤炼严谨的数学语言 | 第66-67页 |
5.2.6 言必有据,学会多角度认识问题 | 第67页 |
5.3 教学设计 | 第67-73页 |
6 不足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研究不足 | 第7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一 | 第78-82页 |
附录二 | 第82-84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