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8-10页 |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8-9页 |
1.2.2 国内学者研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防范概述 | 第11-21页 |
2.1 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的内涵 | 第11-13页 |
2.1.1 转基因伦理风险防范的概念 | 第11-12页 |
2.1.2 转基因伦理风险防范的体现 | 第12-13页 |
2.2 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风险类别 | 第13-19页 |
2.2.1 转基因技术带来安全健康风险 | 第13-16页 |
2.2.2 转基因技术带来自然伦理风险 | 第16-17页 |
2.2.3 转基因技术带来社会稳定风险 | 第17-19页 |
2.3 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第3章 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产生原因 | 第21-27页 |
3.1 微观原因:科学认知的局限性 | 第21-22页 |
3.2 宏观原因: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22-27页 |
3.2.1 经济的逐利性 | 第22页 |
3.2.2 文化的观念影响 | 第22-23页 |
3.2.3 社会的监管缺失 | 第23-25页 |
3.2.4 科学技术的未知领域 | 第25-27页 |
第4章 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防范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27-39页 |
4.1 构建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的体系 | 第27-29页 |
4.2 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防范体系解读 | 第29-39页 |
4.2.1 创新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的理念 | 第29-30页 |
4.2.2 规范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的主体 | 第30-35页 |
4.2.3 强化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防范的制度 | 第35-39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