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与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11-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 1.4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6-29页 |
| 2.1 组织政治知觉的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 2.1.1 织政政治行为到组织政治知觉的演进 | 第16-17页 |
| 2.1.2 组织政治知觉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2.1.3 组织政治知觉的结构 | 第18页 |
| 2.1.4 组织政治知觉的相关变量研究 | 第18-20页 |
| 2.2 资源损耗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 2.2.1 资源损耗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2.2.2 资源损耗相关变量的研究 | 第21-22页 |
| 2.3 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22-26页 |
| 2.3.1 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演进 | 第22-23页 |
| 2.3.2 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 2.3.3 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结构 | 第24页 |
| 2.3.4 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相关变量研究 | 第24-26页 |
| 2.4 组织支持感的相关研究 | 第26-29页 |
| 2.4.1 组织支持感的概念界定 | 第26页 |
| 2.4.2 组织支持感的相关变量研究 | 第26-29页 |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29-36页 |
| 3.1 理论基础 | 第29-30页 |
| 3.1.1 情感事件理论 | 第29页 |
| 3.1.2 自控资源有限理论 | 第29-30页 |
| 3.2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第30-36页 |
| 3.2.1 组织政治知觉与工作场所偏离行为 | 第30-31页 |
| 3.2.2 资源损耗的中介作用 | 第31-33页 |
| 3.2.3 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 | 第33-35页 |
| 3.2.4 理论模型 | 第35-36页 |
| 4 测量工具与研究数据 | 第36-45页 |
| 4.1 测量工具 | 第36-37页 |
| 4.2 样本收集 | 第37页 |
| 4.3 样本特征 | 第37-39页 |
| 4.4 信度检验 | 第39页 |
| 4.5 同源方差的检验 | 第39-40页 |
| 4.6 效度检验 | 第40-45页 |
| 4.6.1 聚合效度检验 | 第40-42页 |
| 4.6.2 区分效度检验 | 第42-45页 |
| 5 实证统计分析 | 第45-52页 |
|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 5.2 假设检验 | 第46-51页 |
| 5.2.1 主效应检验 | 第46-47页 |
| 5.2.2 中介效应检验 | 第47-48页 |
| 5.2.3 调节效应检验 | 第48-49页 |
| 5.2.4 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49-51页 |
| 5.3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51-52页 |
| 6 结果讨论与研究结论 | 第52-58页 |
| 6.1 结果讨论 | 第52-54页 |
| 6.1.1 主效应研究讨论 | 第52页 |
| 6.1.2 中介效应研究讨论 | 第52-53页 |
| 6.1.3 调节效应讨论 | 第53-54页 |
| 6.2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 6.3 实践启示 | 第55-56页 |
| 6.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56-58页 |
| 附录 | 第58-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4页 |
| 后记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