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精益生产模式下部件生产效率改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精益生产 | 第10-11页 |
1.2.2 工业工程工作方法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3.1 价值流图法、线平衡法、IE手法 | 第12-14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ZCMC生产现状 | 第15-21页 |
2.1 公司概况 | 第15页 |
2.2 产品构成 | 第15-16页 |
2.3 集装箱生产流程介绍 | 第16页 |
2.4 后端生产线的现状 | 第16-19页 |
2.5 后端生产线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后端生产线平衡分析 | 第21-31页 |
3.1 后端线各工位的节拍 | 第21-25页 |
3.2 后端线的瓶颈工位分析 | 第25-30页 |
3.2.1 不必要的抬举转身动作 | 第25-26页 |
3.2.2 过多的走动 | 第26-27页 |
3.2.3 作业区域跨度大 | 第27-28页 |
3.2.4 产品质量不佳 | 第28-29页 |
3.2.5 工作量大 | 第29-30页 |
3.3 后端线的平衡率 | 第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后端生产线平衡改善 | 第31-52页 |
4.1 门板拼装台位改善 | 第31-33页 |
4.2 吊运门板作业改善 | 第33-34页 |
4.3 角件角柱组焊作业改善 | 第34-38页 |
4.4 楣板吊运作业改善 | 第38-40页 |
4.5 后端装框作业改善 | 第40-43页 |
4.6 后端装门板台位作业改善 | 第43-46页 |
4.7 后端焊锁座、门铰链和防撞槽钢台位作业改善 | 第46-47页 |
4.8 后端生产线其它改善 | 第47-51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实施效果分析 | 第52-54页 |
5.1 单箱人工时 | 第52页 |
5.2 线平衡改善 | 第52-53页 |
5.3 劳动强度降低及人力节约 | 第53页 |
5.4 经济效益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件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