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地球化学论文

基于氮稳定同位素的我国福建红树林沉积物氮还原过程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1章 绪论第15-30页
    1.1 前言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8页
        1.2.1 红树林沉积物氮素特征第17-18页
        1.2.2 红树林沉积物氮循环第18-28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8-30页
        1.3.1 研究目标第28页
        1.3.2 研究内容第28-29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第29-30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30-33页
    2.1 九龙江口红树林第30-31页
        2.1.1 地理区位第30页
        2.1.2 气象水文第30页
        2.1.3 植被状况第30-31页
        2.1.4 水产养殖情况第31页
    2.2 漳江口红树林第31-32页
        2.2.1 地理位置第31页
        2.2.2 气象水文第31页
        2.2.3 植被状况第31-32页
    2.3 沙埕湾红树林第32-33页
        2.3.1 地理位置和气象水文第32页
        2.3.2 水产养殖情况第32页
        2.3.3 植被状况第32-33页
第3章 采样站位与实验方法第33-42页
    3.1 站位布设与实验总体设计第33-36页
        3.1.1 九龙江口红树林第33页
        3.1.2 漳江口红树林第33-34页
        3.1.3 沙埕湾红树林第34-35页
        3.1.4 实验总体设计第35-36页
    3.2 采样和测定方法第36-42页
        3.2.1 潮汐水第36-37页
        3.2.2 沉积物第37-39页
        3.2.3 沉积物培养实验第39-42页
第4章 红树林系统氮库第42-61页
    4.1 沉积物氮素概况第42-52页
        4.1.1 物理参数分析第42-46页
        4.1.2 沉积物碳氮硫含量第46-49页
        4.1.3 孔隙水营养盐第49-52页
    4.2 潮汐水氮素概况第52-59页
        4.2.1 物理参数分析第52-54页
        4.2.2 潮汐水营养盐第54-58页
        4.2.3 潮汐水溶解N2O第58-59页
    4.3 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红树林沉积物的硝酸盐还原过程第61-83页
    5.1 沉积物反硝化过程第61-70页
        5.1.1 沉积物培养过程中~(29)N_2和~(30)N_2浓度和产率第61-64页
        5.1.2 反硝化速率第64-70页
    5.2 沉积物DNRA过程第70-79页
        5.2.1 沉积物~(15)NH_4~+-N的浓度和产率第70-73页
        5.2.2 DNRA速率第73-79页
    5.3 沉积物氮素还原过程分析第79-81页
    5.4 小结第81-83页
第6章 总结与建议第83-86页
    6.1 研究结论第83-84页
        6.1.1 红树林系统氮库概况第83-84页
        6.1.2 红树林沉积物的硝酸盐还原过程第84页
    6.2 创新点第84页
    6.3 不足之处第84-85页
    6.4 研究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5页
致谢第95-97页
附录: 研究生阶段科研经历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食用植物油成分检测与品质鉴别研究
下一篇:闽江下游及河口区氮的时空分布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