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宪法保护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第12页
    1.4 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第2章 女性就业平等权的涵义第13-20页
    2.1 就业权的界定第13-14页
        2.1.1 就业的含义第13-14页
        2.1.2 就业权的界定第14页
    2.2 就业平等权的界定第14-19页
        2.2.1 平等的含义第14-16页
        2.2.2 就业平等权的界定第16-17页
        2.2.3 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含义第17-18页
        2.2.4 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宪法属性第18-19页
    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我国女性就业平等权的现状第20-28页
    3.1 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保护规范第20-21页
        3.1.1 宪法关于女性就业平等权的保护规范第20页
        3.1.2 其他法律规范关于女性就业平等权的保护规范第20-21页
    3.2 实践中的女性就业的不平等状况第21-24页
    3.3 实践中存在的障碍及成因分析第24-27页
        3.3.1 实践中的障碍第24-25页
        3.3.2 关于性别就业歧视的成因分析第25-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4章 域外女性就业平等权的立法与实践第28-37页
    4.1 香港地区第28-29页
        4.1.1 有关法律规定第28页
        4.1.2 启示第28-29页
    4.2 台湾地区第29页
        4.2.1 有关法律规定第29页
        4.2.2 启示第29页
    4.3 美国第29-33页
        4.3.1 美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的相关规定第29-32页
        4.3.2 启示第32-33页
    4.4 韩国第33-35页
        4.4.1 女性就业平等权保护的相关立法第33-34页
        4.4.2 启示第34-35页
    4.5 荷兰第35-36页
        4.5.1 荷兰平等保护女性就业权的相关立法第35-36页
        4.5.2 启示第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5章 保障我国女性就业平等权的建议第37-42页
    5.1 培养公民的女性就业平等权宪法权利意识第37-38页
    5.2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权利救济措施第38-40页
        5.2.1 成立专门的保障就业机会平等的机构第38-39页
        5.2.2 完善就业歧视的诉讼制度第39页
        5.2.3 健全法律援助制度第39页
        5.2.4 明确诉讼双方的举证责任第39-40页
        5.2.5 适当限制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第40页
    5.3 明确政府保护女性就业平等权的相关责任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党音之陕北民歌创作与教学研究
下一篇:延安市社会钢琴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