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旨 | 第12-1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第17-21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21-23页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3-25页 |
(一)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概念阐释和理论视角 | 第25-33页 |
一、概念阐释 | 第25-28页 |
(一)民办幼儿园 | 第25页 |
(二)教育质量 | 第25-26页 |
(三)政府监管 | 第26-28页 |
二、理论视角:多元共治 | 第28-33页 |
(一)多元共治的主体要素 | 第28-30页 |
(二)政府、市场和社会合作治理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武汉市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监管的现状剖析 | 第33-40页 |
一、教学设施和班级管理达标情况 | 第33-35页 |
(一)园所教育教学设施达标监管情况 | 第33-35页 |
(二)班级规模监控情况 | 第35页 |
二、幼教师资水平达标情况 | 第35-36页 |
三、学前教育方法达标情况 | 第36-37页 |
四、教育质量监管的政策措施与效果 | 第37-40页 |
(一)教育教学质量监管的政策文本 | 第37-38页 |
(二)教育质量监管方式及成效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武汉市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监管的难点问题 | 第40-43页 |
一、监管政策体系仍不完善 | 第40页 |
二、政府单方监管力量有限 | 第40-41页 |
三、监管方式较简单和滞后 | 第41页 |
四、各监管主体职责不明晰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国内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监管模式及其对武汉市的启示 | 第43-50页 |
一、浙江省宁波市:“政府主导”监管模式 | 第43-47页 |
(一)模式概述 | 第43-44页 |
(二)实践效果 | 第44-46页 |
(三)启示借鉴 | 第46-47页 |
二、四川省广元市:“社会协同”监管模式 | 第47-50页 |
(一)模式概述 | 第47-48页 |
(二)实践效果 | 第48-49页 |
(三)启示借鉴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武汉市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监管的多元共治路径 | 第50-57页 |
一、确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监管“元治理”的制度安排 | 第50-52页 |
(一)重视政府对于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监管的关键作用 | 第50-51页 |
(二)进一步完善民办幼儿园的办园制度和监督机制 | 第51-52页 |
二、优化基于市场调控的民办幼儿园自身教育质量监管体系 | 第52-54页 |
(一)创新民办幼儿园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 | 第52-53页 |
(二)实施民办幼儿园学生成长及教学水平自评估 | 第53-54页 |
三、构建社会对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监管的共治格局 | 第54-57页 |
(一)建立社会力量对民办幼儿园监管的长效机制 | 第54-55页 |
(二)搭建事前、事中、事后以及家长参与监管信息公开平台 | 第55-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