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高效分簇路由协议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知识概述 | 第17-30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7-20页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 第17页 |
2.1.2 传感器节点结构 | 第17-19页 |
2.1.3 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 第19-20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 | 第20-21页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评价标准 | 第21-22页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 第22-24页 |
2.5 无线传感器网络典型路由协议 | 第24-29页 |
2.5.1 平面路由协议 | 第24-25页 |
2.5.2 层次路由算法 | 第25-28页 |
2.5.3 位置路由协议 | 第28-29页 |
2.6 典型路由算法比较 | 第29页 |
2.7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LEACH路由协议及其改进 | 第30-47页 |
3.1 LEACH路由协议概述 | 第30-31页 |
3.2 LEACH协议的描述 | 第31-33页 |
3.2.1 簇头的选取 | 第31页 |
3.2.2 簇的运行 | 第31-33页 |
3.3 网络中能量模型 | 第33-34页 |
3.3.1 能量模型 | 第33-34页 |
3.4 问题描述 | 第34-35页 |
3.5 基于簇头的改进算法LEACH-ASH | 第35-40页 |
3.5.1 LEACH-ASH算法思想 | 第35页 |
3.5.2 LEACH-ASH算法假设条件 | 第35-36页 |
3.5.3 簇的创建阶段 | 第36-39页 |
3.5.4 簇头的选择过程 | 第39-40页 |
3.5.5 算法的开销分析 | 第40页 |
3.6 基于通信代价的改进算法LEACH-EOH | 第40-46页 |
3.6.1 问题的提出 | 第40-41页 |
3.6.2 通信代价的提出 | 第41-42页 |
3.6.3 算法思想 | 第42-43页 |
3.6.4 算法的实现 | 第43-45页 |
3.6.5 算法分析 | 第45-46页 |
3.7 总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LEACH算法及改进算法仿真分析 | 第47-55页 |
4.1 基于簇头改进算法的仿真和分析 | 第47-50页 |
4.1.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 第47-48页 |
4.1.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8-50页 |
4.2 基于通信代价改进算法的仿真和分析 | 第50-54页 |
4.2.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 第50页 |
4.2.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4.3 总结 | 第54-55页 |
总结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