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辽西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分析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第12-14页
        1.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第14-15页
    1.4 研究方案第15-17页
        1.4.1 研究目标第15页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5页
        1.4.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17-20页
    2.1 试验区的自然概况第17-18页
    2.2 试验设计第18-19页
    2.3 测定方法第19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19-20页
第三章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20-34页
    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第20-23页
    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孔隙的影响第23-28页
        3.2.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第23-26页
        3.2.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影响第26-27页
        3.2.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第27-28页
    3.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微团聚体分布的影响第28-32页
        3.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微团聚体的组成第28-32页
        3.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微团聚体的分形维数第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34-59页
    4.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有机质的特征第34-37页
        4.1.1 梯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34页
        4.1.2 水保林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34-35页
        4.1.3 封禁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35页
        4.1.4 坡耕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35页
        4.1.5 裸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35-36页
        4.1.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有机质的对比第36-37页
    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氮素的特征第37-43页
        4.2.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全氮的特征第37-40页
        4.2.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碱解氮的变化第40-43页
    4.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对土壤磷素的影响第43-49页
        4.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全磷的变化第43-46页
        4.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速效磷的特征第46-49页
    4.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钾素的影响第49-55页
        4.4.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全钾的变化第49-52页
        4.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速效钾的变化第52-55页
    4.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pH值的变化第55-58页
        4.5.1 梯田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55-56页
        4.5.2 水保林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56页
        4.5.3 封禁地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56页
        4.5.4 坡耕地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56-57页
        4.5.5 裸地对土壤pH值的影响第57页
        4.5.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土壤pH值的对比第57-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辽西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改良效益的综合评价第59-62页
    5.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第59页
    5.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改良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第59-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2-64页
    6.1 主要结论第62页
    6.2 建议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相机实现三维全景电子地图的研究
下一篇:高灵敏度相位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