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25+100+25)m中承式钢箱梁系杆拱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桥梁震害第9-14页
        1.2.1 桥梁震害的原因第9-10页
        1.2.3 桥梁震害的形式第10-14页
    1.3 减隔震技术第14-18页
        1.3.1 概述第14页
        1.3.2 减隔震的工作原理第14-16页
        1.3.3 减隔震装置第16-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中承式钢箱系杆拱桥动力特性分析第19-42页
    2.1 概述第19页
    2.2 工程现状第19-22页
    2.3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第22-25页
        2.3.1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构造和工作原理第22-24页
        2.3.2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力学模型第24-25页
    2.4 桩土相互作用第25-29页
        2.4.1 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第25页
        2.4.2 桩土相互作用模拟第25-29页
    2.5 动力特性计算及分析第29-40页
        2.5.1 自振特性第29-30页
        2.5.2 多重Ritz向量法第30-32页
        2.5.3 动力特性分析第32-38页
        2.5.4 两种模型动力特性对比第38-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中承式钢箱系杆拱桥动力特性影响参数分析第42-52页
    3.1 概述第42页
    3.2 拱肋参数的影响第42-45页
        3.2.1 拱肋刚度的影响第42-43页
        3.2.2 拱肋倾角的影响第43-45页
    3.3 横撑参数的影响第45-47页
        3.3.1 横撑形式的影响第45-46页
        3.3.2 横撑刚度的影响第46-47页
    3.4 桥面系的影响第47-49页
    3.5 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第49-50页
    3.6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中承式钢箱系杆拱桥反应谱分析第52-67页
    4.1 概述第52页
    4.2 反应谱曲线的确定第52-55页
    4.3 反应谱荷载组合第55页
    4.4 两种模型反应谱结果第55-66页
        4.4.1 顺桥向地震激励计算结果第56-59页
        4.4.2 横桥向地震激励计算结果第59-63页
        4.4.3 竖向地震激励计算结果第63-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中承式钢箱系杆拱桥时程反应分析第67-90页
    5.1 概述第67-68页
    5.2 时程反应分析方法第68-69页
        5.2.1 振型叠加法第68页
        5.2.2 直接积分法第68-69页
    5.3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第69-72页
        5.3.1 地震波的选择第69-72页
        5.3.2 地震波的输入第72页
    5.4 两种模型时程反应分析结果第72-88页
        5.4.1 无隔震模型1与隔震模型2上部结构时程结果第73-81页
        5.4.2 无隔震模型1与隔震模型2下部结构时程结果第81-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六章 结论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致谢第95-9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动力特性及有效预应力识别
下一篇:钢筋锈蚀对重载铁路桥墩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处治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