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香菇菌棒不同裂解温度生物质炭对毛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第9-10页
        1.1.2 森林土壤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第10页
        1.1.3 林下经济发展迅猛第10-11页
        1.1.4 生物质炭固炭减排效果良好第11页
    1.2 氮添加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11-12页
    1.3 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12-15页
    1.4 氮添加和生物质炭交互作用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15页
    1.5 科学问题和研究意义第15-17页
    1.6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9页
    2.2 试验设计第19-20页
    2.3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20页
    2.4 基本理化指标测定方法第20-21页
    2.5 统计分析第21-2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3-39页
    3.1 毛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第23页
    3.2 香菇菌棒及其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分析第23-25页
    3.3 毛竹林土壤N矿化分析第25-29页
        3.3.1 净氨化速率第26-27页
        3.3.2 净硝化速率第27-28页
        3.3.3 净N矿化速率第28-29页
    3.4 温室气体排放第29-39页
        3.4.1 土壤CO_2排放速率第30-31页
        3.4.2 土壤N_2O排放速率第31-33页
        3.4.3 土壤CO_2累积排放第33-34页
        3.4.4 土壤CH_4累积吸收第34-35页
        3.4.5 土壤N_2O累积排放第35-36页
        3.4.6 增温潜势GWP第36-39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39-43页
    4.1 生物质炭对土壤N转化速率的影响第39页
    4.2 生物质炭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第39-40页
    4.3 生物质炭对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第40页
    4.4 生物质炭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第40页
    4.5 生物质炭对GWP增温潜势的影响第40-41页
    4.6 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51页
附录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红椿天然林群落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特征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优化研究--以南昌市旧城中心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