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内外物流配送优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2 国内外成品油物流配送现状 | 第15-16页 |
1.3 相关理论应用分析 | 第16-24页 |
1.3.1 物流管理理论 | 第16-18页 |
1.3.2 物流配送理论 | 第18-21页 |
1.3.3 第三方物流理论 | 第21-22页 |
1.3.4 需求预测理论 | 第22-23页 |
1.3.5 应急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第24-2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1.4.2 文章结构 | 第24-26页 |
第二章 H公司加油站油品主动配送现状 | 第26-34页 |
2.1 H公司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2.1.1 企业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2.1.2 H公司加油站油品配送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2.2 H公司加油站油品配送现状 | 第29-34页 |
2.2.1 H公司加油站油品配送组织管理架构 | 第29-30页 |
2.2.2 H公司加油站油品主动配送运作模式 | 第30-32页 |
2.2.3 第三方承运管理方式 | 第32-34页 |
第三章 H公司加油站油品主动配送问题分析 | 第34-40页 |
3.1 加油站油品主动配送运行分析 | 第34-35页 |
3.1.1 加油站油品配送计划执行分析 | 第34-35页 |
3.1.2 加油站基础数据采集分析 | 第35页 |
3.1.3 加油站油品应急配送分析 | 第35页 |
3.2 加油站油品主动配送存在问题 | 第35-40页 |
3.2.1 加油站油品需求预测不准 | 第35-36页 |
3.2.2 加油站油品数据收集存在偏差 | 第36-37页 |
3.2.3 加油站设备设施不完备 | 第37-39页 |
3.2.4 集中统一调度指挥的联动机制还不完善 | 第39-40页 |
第四章 H公司加油站油品主动配送问题解决方案 | 第40-48页 |
4.1 实施物流组织一体化管理 | 第40-42页 |
4.1.1 加强整体优化管理 | 第40页 |
4.1.2 资源保供一体化 | 第40-41页 |
4.1.3 计划安排一体化 | 第41页 |
4.1.4 车辆调度一体化 | 第41-42页 |
4.2 加油站油品需求预测分析 | 第42-45页 |
4.2.1 模型建立 | 第43页 |
4.2.2 计算下一期的指数平滑值和预测值 | 第43-45页 |
4.2.3 计算不同平滑常量下的MSE、MAE、MAPE | 第45页 |
4.2.4 进行预测 | 第45页 |
4.3 加大设备设施投入及维护 | 第45-46页 |
4.3.1 加大加油站地罐容积的标定 | 第45-46页 |
4.3.2 加强加油站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 第46页 |
4.4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 第46-48页 |
4.4.1 进一步明确调度指挥中心职责 | 第46-47页 |
4.4.2 适当提高加油站库存量 | 第47页 |
4.4.3 保持信息渠道畅通 | 第47页 |
4.4.4 制定应急配送预案 | 第47-48页 |
第五章 H公司加油站油品主动配送保障措施及效果 | 第48-53页 |
5.1 保障措施 | 第48-50页 |
5.1.1 加强物流信息化应用 | 第48页 |
5.1.2 加强第三方物流管理 | 第48-49页 |
5.1.3 加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训 | 第49页 |
5.1.4 完善主动配送管理体系 | 第49-50页 |
5.2 实施效果 | 第50-53页 |
5.2.1 加油站油品需求预测准确性逐渐提高 | 第50页 |
5.2.2 主动配送计划执行率不断提升 | 第50页 |
5.2.3 油品配送应急突发事件处理及时 | 第50-51页 |
5.2.4 物流信息化应用效果明显 | 第51页 |
5.2.5 加油站油品配送损耗逐渐走低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需要改进和完善的研究内容 | 第54页 |
6.3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