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7-13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8-9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1.1 课程资源 | 第9-10页 |
1.4.1.2 多元文化教育 | 第10-11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2.1 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 第11页 |
1.4.2.2 地域、民俗类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第11-12页 |
1.4.2.3 贵州侗族民俗研究 | 第12-13页 |
2.研究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1.1 生物学课程资源 | 第13-14页 |
2.1.2 侗族民俗 | 第1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页 |
2.2.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4-15页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页 |
2.2.4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第15-16页 |
3.研究设计 | 第16-1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3.4 研究过程 | 第18-19页 |
4.侗族民俗中蕴含的高中生物学知识案例分析——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为例 | 第19-24页 |
4.1 侗族物质民俗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案例 | 第19-23页 |
4.1.1 侗族民俗中的农业生产与高中生物学知识 | 第19-21页 |
4.1.2 侗族民俗中的特色食品与高中生物学知识 | 第21-23页 |
4.1.3 侗族民俗中居住建筑与高中生物学知识 | 第23页 |
4.2 侗族信仰与口承民俗中蕴含的高中生物学知识案例 | 第23-24页 |
4.3 侗族婚姻民俗中蕴含的高中生物学知识案例 | 第24页 |
5.基于贵州侗族民俗中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教学实证研究 | 第24-35页 |
5.1 学生对侗族民俗的认知水平 | 第24-29页 |
5.1.1 学生对侗族非物质文化的了解程度 | 第25-26页 |
5.1.2 学生对物质文化的了解程度 | 第26-27页 |
5.1.3 学生了解侗族民俗的渠道 | 第27-28页 |
5.1.4 民俗类课程资源开展情况 | 第28页 |
5.1.5 学生对侗族民俗类素材应用到生物学课堂的期许 | 第28-29页 |
5.2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 第29-35页 |
5.2.1 教学内容 | 第29页 |
5.2.2 课堂教学设计 | 第29-31页 |
5.2.3 教学效果评价 | 第31-34页 |
5.2.4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6.结论与思考 | 第35-3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5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5-36页 |
6.3 对策建议 | 第36-37页 |
6.4 不足与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1 | 第40-42页 |
附录2 | 第42-44页 |
附录3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