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犬瘟热病毒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1.1 犬瘟热病毒流行概述与病理特征 | 第11页 |
1.1.2 犬瘟热病毒病原学特征 | 第11-13页 |
1.1.3 犬瘟热病毒的诊断 | 第13-14页 |
1.1.4 犬瘟热病毒疫苗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 犬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2.1 犬细小病毒流行概述与病理特征 | 第15页 |
1.2.2 犬细小病毒病原学特征 | 第15-16页 |
1.2.3 犬细小病毒的诊断 | 第16页 |
1.2.4 犬细小病毒疫苗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腺相关病毒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1 腺相关病毒生物学特征 | 第18-20页 |
1.3.2 腺相关病毒的应用 | 第20-21页 |
第2章 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4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2-26页 |
3.1.1 质粒、病毒、细菌、细胞、疫苗 | 第22-23页 |
3.1.2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3.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23页 |
3.1.4 主要的工具酶,抗体,试剂以及血清 | 第23-24页 |
3.1.5 主要的培养基、抗生素、缓冲液及其配置 | 第24-25页 |
3.1.6 主要的生物学软件 | 第25-2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6-48页 |
3.2.1 氯化钙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 | 第26页 |
3.2.2 相关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6-27页 |
3.2.3 犬瘟热病毒的培养 | 第27-28页 |
3.2.4 犬瘟热病毒TCID50检测 | 第28-29页 |
3.2.5 犬细小病毒的培养 | 第29-30页 |
3.2.6 犬细小病毒TCID50检测 | 第30页 |
3.2.7 犬瘟热病毒H基因与F基因的获得 | 第30-33页 |
3.2.8 携带犬瘟热病毒H基因、F基因和犬细小病病毒VP2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质粒载体的构建 | 第33-39页 |
3.2.9 rAAV病毒的包装 | 第39-40页 |
3.2.10 rAAV滴度测定 | 第40-42页 |
3.2.11 Westernblot检测CDV-H、CDV-F、CPV-VP2蛋白的表达 | 第42-44页 |
3.2.12 细胞间接免疫荧光 | 第44-45页 |
3.2.13 小鼠免疫实验 | 第45页 |
3.2.14 小鼠血清的提取与分离 | 第45-46页 |
3.2.15 中和抗体水平检测 | 第46-48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8-58页 |
4.1 犬瘟热病毒与犬细小病毒的培养 | 第48页 |
4.2 抗原基因CDV-H、CDV-F、CPV-VP2的获得 | 第48-49页 |
4.3 携带抗原基因的rAAV质粒的构建 | 第49-50页 |
4.4 rAAV病毒的包装 | 第50页 |
4.5 rAAV滴度检测 | 第50-51页 |
4.6 抗原蛋白表达检测 | 第51-52页 |
4.7 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原蛋白在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 第52-53页 |
4.8 中和抗体水平检测 | 第53-58页 |
4.8.1 抗犬瘟热病毒中和抗体水平的检测 | 第54-56页 |
4.8.2 抗犬细小病毒中和抗体水平的检测 | 第56-58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8-61页 |
5.1 rAAV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 第58-59页 |
5.2 rAAV疫苗的优势 | 第59-60页 |
5.3 展望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