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23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10-13页 |
一、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现阶段的紧迫任务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4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集体活动 | 第14-15页 |
二、幼儿同伴交往 | 第15页 |
三、同伴交往策略 | 第15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一、关于同伴交往概念的理解 | 第15-16页 |
二、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的国内外研究 | 第16-18页 |
三、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类型的国内外研究 | 第18-19页 |
四、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发展特点的国内外研究 | 第19-20页 |
五、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 | 第20-21页 |
六、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3-31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3-2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一、文献法 | 第24页 |
二、观察法 | 第24-28页 |
第三节 研究步骤 | 第28-29页 |
一、研究准备期 | 第28页 |
二、研究执行期 | 第28-29页 |
三、资料分析期 | 第29页 |
第四节 信效度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1-41页 |
第一节 集体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使用频率的统计 | 第31-33页 |
一、集体活动中幼儿交往策略的使用频率 | 第31-32页 |
二、集体活动中幼儿交往策略维度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二节 集体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差异分析 | 第33-41页 |
一、集体活动中大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园所差异 | 第33-35页 |
二、集体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背景差异 | 第35-37页 |
三、集体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的性别差异 | 第37-4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50页 |
第一节 集体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特点 | 第41-44页 |
一、同伴交往发生在集体游戏中的概率高于集体生活和集体教学 | 第41-42页 |
二、集体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以自我为中心居多 | 第42-43页 |
三、同伴交往策略具有性别倾向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集体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影响因素 | 第44-50页 |
一、社会文化心理 | 第44-45页 |
二、幼儿园及教师因素 | 第45-47页 |
三、幼儿的个体差异 | 第47-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7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0-51页 |
一、集体游戏中幼儿同伴交往呈现以下特点 | 第50页 |
二、集体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受多种因素影响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51-57页 |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同伴交往观念 | 第51-52页 |
二、在集体教学中给幼儿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 | 第52-54页 |
三、引导幼儿积极使用以他人为导向的交往策略 | 第54页 |
四、适当引导异性幼儿的交往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一 | 第61-63页 |
附录二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