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12-31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25-2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29-31页 |
第一章 唐氏道德自我论的形成背景 | 第31-55页 |
第一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时代语境 | 第31-40页 |
一、近代中华民族艰难的救亡之路 | 第31-35页 |
二、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境遇 | 第35-38页 |
三、近代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困境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思想资源 | 第40-46页 |
一、以儒学为主兼通道、佛学思想 | 第40-43页 |
二、博采西学诸流派致思方法 | 第43-46页 |
第三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致思动力 | 第46-55页 |
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推崇 | 第46-49页 |
二、中国伦理文化“花果飘零”的反思 | 第49-52页 |
三、中国文化生命承继与复兴的使命 | 第52-55页 |
第二章 唐氏道德自我论的概念界说 | 第55-78页 |
第一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概念的内涵辨析 | 第55-69页 |
一、道德自我与自我 | 第55-62页 |
(一) 形下自我与形上自我 | 第56-57页 |
(二) 形上自我即道德自我 | 第57-59页 |
(三) “道德自我”与弗氏“自我” | 第59-62页 |
二、道德自我与道德人格 | 第62-69页 |
(一) 什么是人格 | 第62-64页 |
(二) 人格与道德人格 | 第64-66页 |
(三) 道德人格与“道德自我 | 第66-69页 |
第二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的形上释义 | 第69-78页 |
一、道德自我是一种精神实在 | 第69-72页 |
二、道德自我具有绝对自由性 | 第72-74页 |
三、道德自我对“自我”的超越 | 第74-78页 |
第三章 唐氏道德自我论的认知基础 | 第78-103页 |
第一节 心之本体:道德自我生成本源 | 第78-86页 |
一、“我感即我在”:心之本体的确证 | 第78-81页 |
二、真实与至善:心之本体的本质 | 第81-83页 |
三、主宰与超越:心之本体的特性 | 第83-86页 |
第二节 天人合一:道德自我生成逻辑 | 第86-94页 |
一、仁爱之心:“天人合一”的根据 | 第87-89页 |
二、天人合德:“天人合一”的核心 | 第89-91页 |
三、返本归元:“天人合一”的实现 | 第91-94页 |
第三节 内在超越:道德自我建立路径 | 第94-103页 |
一、现实自我:“内在超越”的起点 | 第94-97页 |
二、“一念自觉”:“内在超越”的方法 | 第97-99页 |
三、道德自我:“内在超越”的达成 | 第99-103页 |
第四章 唐氏道德自我论的理论建构 | 第103-135页 |
第一节 超凡入圣:道德自我的目标指向 | 第103-112页 |
一、知耻之心:道德自我的生成动力 | 第103-105页 |
二、思诚之格:道德自我的修养工夫 | 第105-109页 |
三、即贤入圣:道德自我的理想目标 | 第109-112页 |
第二节 明体达用:道德自我的实践维度 | 第112-120页 |
一、体用合一:道德自我的实践原则 | 第112-114页 |
二、绝对自律:道德自我的实践方式 | 第114-117页 |
三、“生活道德化”:道德自我的生活指向 | 第117-120页 |
第三节 人文化成:道德自我的文化展开 | 第120-135页 |
一、文化与道德自我 | 第121-124页 |
二、纯粹文化与道德自我 | 第124-129页 |
三、社会文化与道德自我 | 第129-135页 |
第五章 唐氏道德自我论的反思与评价 | 第135-168页 |
第一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与现代新儒家的联系 | 第135-143页 |
一、唐君毅对熊十力思想的继承 | 第135-139页 |
二、唐君毅与牟宗三思想的比较 | 第139-143页 |
第二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贡献 | 第143-151页 |
一、唐君毅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保护 | 第143-146页 |
二、唐君毅对融通中西文化的不懈努力 | 第146-149页 |
三、唐君毅对中国伦理传统现代化的追求 | 第149-151页 |
第三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思想的局限 | 第151-161页 |
一、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唯心与为我”特性 | 第151-153页 |
二、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泛道德主义”倾向 | 第153-157页 |
三、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返本开新”困境 | 第157-161页 |
第四节 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的当代价值 | 第161-168页 |
一、唐君毅道德自我论对当代文化建设的价值 | 第162-164页 |
二、唐君毅道德自我论对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 第164-168页 |
结语 | 第168-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76页 |
附录 | 第176-177页 |
致谢 | 第177-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