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5 总结 | 第20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2章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时间动态变化研究 | 第24-36页 |
2.1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演进 | 第24-30页 |
2.1.1 入境旅游人数的变化特征 | 第26-28页 |
2.1.2 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变化特征 | 第28-30页 |
2.2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30-32页 |
2.2.1 年际集中指数 | 第30页 |
2.2.2 中国入境旅游年际集中性分析 | 第30-32页 |
2.3 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年度变动分析 | 第32-36页 |
2.3.1 年度变动指数 | 第33页 |
2.3.2 中国入境旅游客流年际变动分析 | 第33-36页 |
第3章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 第36-48页 |
3.1 入境旅游市场地理集中性分析 | 第36-38页 |
3.1.1 地理集中指数 | 第36页 |
3.1.2 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地理集中性分析 | 第36-38页 |
3.2 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空间吸引范围 | 第38-43页 |
3.2.1 客源吸引半径 | 第38-39页 |
3.2.2 目的地吸引的空间范围分析 | 第39-43页 |
3.3 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市场的演化格局 | 第43-48页 |
3.3.1 重心模型 | 第43-44页 |
3.3.2 中国入境旅游重心轨迹变化 | 第44-48页 |
第4章 中国入境旅游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发展现状分析 | 第48-74页 |
4.1 中国入境旅游的资源环境基础 | 第48-64页 |
4.1.1 中国的地理区位及其行政区划 | 第48页 |
4.1.2 旅游资源 | 第48-55页 |
4.1.3 旅游交通 | 第55-59页 |
4.1.4 旅行社 | 第59-62页 |
4.1.5 酒店住宿 | 第62-64页 |
4.2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现状 | 第64-74页 |
4.2.1 中国全国的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 | 第64-67页 |
4.2.2 中国各省市区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 | 第67-70页 |
4.2.3 中国各省市区入境旅游发展差异 | 第70-74页 |
第5章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 第74-81页 |
5.1 预测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构建 | 第74-77页 |
5.1.1 灰色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74页 |
5.1.2 入境旅游预测及灰色模型构建过程 | 第74-77页 |
5.2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预测分析 | 第77-81页 |
5.2.1 入境旅游人次预测 | 第77-79页 |
5.2.2 模型检验和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第6章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对策 | 第81-87页 |
6.1 开拓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地市场的发展对策 | 第81-83页 |
6.1.1 扩大重点市场 | 第81-82页 |
6.1.2 深层次开发优势市场 | 第82-83页 |
6.1.3 努力挖掘潜力市场 | 第83页 |
6.2 开拓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对策 | 第83-87页 |
6.2.1 树立旅游总体形象 | 第83-84页 |
6.2.2 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 第84-85页 |
6.2.3 加强旅游合作 | 第85-86页 |
6.2.4 加大旅游促销与监督力度 | 第86-87页 |
第7章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存在的不足 | 第87-89页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7.2 存在的不足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