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2.1.1 旅游经济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2 旅游与环境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2.2.1 旅游经济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2.2 旅游与环境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9-20页 |
1.3.2 系统分析法 | 第20页 |
1.3.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 | 第20-21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2页 |
1.6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2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1.1 旅游经济 | 第22-23页 |
2.1.2 协调发展 | 第23-24页 |
2.1.3 耦合协调度 | 第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生态经济学 | 第24-25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页 |
2.2.3 协同理论 | 第25-26页 |
3 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第26-41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6-29页 |
3.1.1 自然地理 | 第27页 |
3.1.2 历史文化 | 第27-28页 |
3.1.3 社会经济 | 第28页 |
3.1.4 区域交通 | 第28-29页 |
3.2 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 第29-35页 |
3.2.1 旅游资源 | 第29页 |
3.2.2 旅游产业 | 第29-30页 |
3.2.3 旅游规模 | 第30-31页 |
3.2.4 旅游效益 | 第31-32页 |
3.2.5 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优势 | 第32-34页 |
3.2.6 云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不足 | 第34-35页 |
3.3 云南省生态环境现状 | 第35-39页 |
3.3.1 生存条件 | 第35-36页 |
3.3.2 环境压力 | 第36-37页 |
3.3.3 环境保护 | 第37-39页 |
3.4 云南省生态环境多样性与脆弱性 | 第39-40页 |
3.4.1 云南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特征 | 第39页 |
3.4.2 云南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作用机制研究 | 第41-46页 |
4.1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 第41-44页 |
4.1.1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 | 第41-43页 |
4.1.2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作用 | 第43-44页 |
4.2 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的作用 | 第44-45页 |
4.2.1 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的承载作用 | 第44-45页 |
4.2.2 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的胁迫作用 | 第45页 |
4.3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作用模式 | 第45-46页 |
5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6-53页 |
5.1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49页 |
5.1.1 指标选取的方法 | 第46页 |
5.1.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46页 |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6-47页 |
5.1.4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47页 |
5.1.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7-48页 |
5.1.6 旅游经济效益函数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计算 | 第48-49页 |
5.2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 第49-52页 |
5.2.1 协调度模式分析 | 第49-50页 |
5.2.2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方法构建 | 第50-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实证分析 | 第53-62页 |
6.1 云南省旅游经济效益指数与生态环境效益指数 | 第53-58页 |
6.1.1 原始数据的选取 | 第53-54页 |
6.1.2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54-55页 |
6.1.3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55-56页 |
6.1.4 指标体系的熵值赋权结果 | 第56-58页 |
6.1.5 云南省旅游经济效益函数与生态环境效益函数计算分析 | 第58页 |
6.2 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分析 | 第58-62页 |
6.2.1 云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计算 | 第58-60页 |
6.2.2 耦合协调发展结果评价分析 | 第60-62页 |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2-66页 |
7.1 结论 | 第62-63页 |
7.2 对策建议 | 第63-66页 |
7.2.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社会环境 | 第63页 |
7.2.2 挖掘保护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 第63-64页 |
7.2.3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 第64-65页 |
7.2.4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增加旅游外汇收入 | 第65页 |
7.2.5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培养民众环保意识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