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2.1 企业慈善责任的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慈善的涵义 | 第18页 |
2.1.2 企业慈善责任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2 企业慈善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社会责任层级理论 | 第20-22页 |
2.2.3 企业公民理论 | 第22-23页 |
2.2.4 企业文化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丰金企业慈善责任履行现状 | 第25-29页 |
3.1 丰金集团简介 | 第25页 |
3.2 丰金慈善宗旨 | 第25-26页 |
3.3 丰金慈善项目 | 第26-28页 |
3.3.1 丰金爱心在线 | 第26页 |
3.3.2 丰金爱心餐厅 | 第26页 |
3.3.3 丰金爱心超市 | 第26-27页 |
3.3.4 丰金书院 | 第27页 |
3.3.5 丰金国学学校 | 第27-28页 |
3.4 丰金慈善影响 | 第28-29页 |
第4章 丰金企业慈善行为分析 | 第29-46页 |
4.1 丰金企业慈善责任的内生动力 | 第29-41页 |
4.1.1 品牌协同——借助慈善活动提升品牌价值 | 第29-33页 |
4.1.2 公私协作——联手政府部门实现互利共赢 | 第33-36页 |
4.1.3 文化融合——融入“仁爱”理念助推文化传承 | 第36-38页 |
4.1.4 同理心秉持——推己及人推崇企业精神慈善 | 第38-41页 |
4.2 丰金企业慈善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 | 第41-46页 |
4.2.1 制度保障不健全 | 第41-42页 |
4.2.2 评价体系不完善 | 第42-44页 |
4.2.3 人才资源不充足 | 第44-46页 |
第5章 完善丰金企业慈善责任的对策 | 第46-55页 |
5.1 加强企业慈善行为管理 | 第46-48页 |
5.1.1 构建慈善行为管理的基本框架 | 第46-47页 |
5.1.2 探索数字化企业慈善管理模式 | 第47-48页 |
5.2 实行企业慈善绩效评价 | 第48-52页 |
5.2.1 重视隐性经济绩效评价 | 第48-49页 |
5.2.2 建立慈善责任成本收益模式 | 第49-52页 |
5.3 打造企业慈善人才培育体系 | 第52-53页 |
5.3.1 提高企业慈善人才薪酬待遇 | 第52页 |
5.3.2 支持鼓励慈善人才深造学习 | 第52-53页 |
5.4 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 第53-55页 |
5.4.1 正确处理求利与求德的矛盾 | 第53页 |
5.4.2 保持企业慈善责任延绵持久 | 第53-5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烟台丰金集团企业慈善情况问卷调查表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