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1.1 前言 | 第13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3-18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特点 | 第13-15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工作原理 | 第15-18页 |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简介 | 第18页 |
1.3.2 碳类材料 | 第18-19页 |
1.3.3 氧化物负极材料 | 第19-20页 |
1.3.4 其他负极材料 | 第20页 |
1.3.5 复合类负极材料 | 第20-21页 |
1.4 硅基材料 | 第21-30页 |
1.4.1 硅 | 第21-24页 |
1.4.2 硅碳复合 | 第24-26页 |
1.4.3 硅合金 | 第26-27页 |
1.4.4 硅导电聚合物复合 | 第27-28页 |
1.4.5 硅氧化物 | 第28-29页 |
1.4.6 硅基材料小结 | 第29-30页 |
1.5 导电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1.6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2-38页 |
2.1 材料制备 | 第32-33页 |
2.1.1 主要实验药品 | 第32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2.2 材料表征 | 第33-35页 |
2.2.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页 |
2.2.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33-34页 |
2.2.3 拉曼测试 | 第34页 |
2.2.4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4-35页 |
2.2.5 透射电镜分析 | 第35页 |
2.2.6 热重分析 | 第35页 |
2.3 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 第35-38页 |
2.3.1 电极片的制备 | 第36页 |
2.3.2 纽扣电池的组装 | 第36-37页 |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聚噻吩包覆硅复合负极材料的改进研究 | 第38-54页 |
3.1 前言 | 第38页 |
3.2 硅聚噻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第38-45页 |
3.2.1 Si-PTh材料的制备 | 第38-39页 |
3.2.2 Si/PTh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39-40页 |
3.2.3 Si/PTh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40-41页 |
3.2.4 Si/PTh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 第41-42页 |
3.2.5 Si/PTh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 | 第42-43页 |
3.2.6 材料的循环伏安与交流阻抗测试 | 第43-44页 |
3.2.7 材料的拉曼测试 | 第44-45页 |
3.3 不同复合比例对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第45-49页 |
3.3.1 不同比例材料的制备 | 第45页 |
3.3.2 不同质量比复合材料的形貌比较 | 第45-46页 |
3.3.3 不同质量比Si/PTh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 第46-47页 |
3.3.4 不同质量比Si/PTh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 | 第47-48页 |
3.3.5 不同质量比Si/PTh复合材料的交流阻抗 | 第48-49页 |
3.4 不同氧化剂用量对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1 不同氧化剂用量材料的制备 | 第49页 |
3.4.2 不同氧化剂用量复合材料的形貌比较 | 第49-50页 |
3.4.3 不同氧化剂用量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 | 第50页 |
3.5 不同聚合时间对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3.5.1 不同聚合时间材料的制备 | 第50-51页 |
3.5.2 不同聚合时间材料的形貌对比 | 第51页 |
3.5.3 不同聚合时间材料的循环性能 | 第51-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吡咯苯胺共聚包覆硅复合材料的改进研究 | 第54-69页 |
4.1 前言 | 第54页 |
4.2 吡咯苯胺共聚包覆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第54-61页 |
4.2.1 Si-PPyA材料的制备 | 第54-55页 |
4.2.2 Si/PPyA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第55-56页 |
4.2.3 Si/PPyA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56-58页 |
4.2.4 Si/PPyA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 第58页 |
4.2.5 Si/PPyA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 | 第58-59页 |
4.2.6 材料的循环伏安与交流阻抗测试 | 第59-61页 |
4.3 不同复合比例对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第61-64页 |
4.3.1 不同比例Si/PPy A材料的制备 | 第61页 |
4.3.2 不同质量比Si/PPyA复合材料的形貌比较 | 第61-62页 |
4.3.3 不同质量比Si/PPy A复合材料的热失重分析 | 第62页 |
4.3.4 不同质量比Si/PPyA复合材料的交流阻抗 | 第62-63页 |
4.3.5 不同质量比Si/PPyA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 | 第63-64页 |
4.4 不同聚合时间对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4.4.1 不同聚合时间Si/PPyA材料的制备 | 第64页 |
4.4.2 不同聚合时间Si/PPyA材料的形貌对比 | 第64-65页 |
4.4.3 不同聚合时间Si/PPyA材料的循环性能 | 第65-66页 |
4.5 不同酸度对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4.5.1 不同酸度Si/PPyA材料的制备 | 第66页 |
4.5.2 不同酸度Si/PPyA复合材料的形貌比较 | 第66-67页 |
4.5.3 不同酸度Si/PPyA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 | 第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研项目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