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轮机(蒸汽透平、汽轮机)论文--构造论文

大功率汽轮机末级子午扩张角匹配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5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关于子午流道设计相关研究第10-18页
    1.3 关于湿蒸汽透平长叶片相关研究第18-20页
    1.4 子午流道设计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第20-23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第23-25页
第2章 数值模拟方法第25-43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数值方法第25-37页
        2.2.1 气液两相凝结流动模型方程第25-31页
        2.2.2 液滴凝结成核理论第31-35页
        2.2.3 水蒸汽的平衡相变模型第35-37页
    2.3 数值模拟工具简介第37-40页
        2.3.1 前处理模块第38-39页
        2.3.2 求解器模块第39-40页
        2.3.3 后处理模块第40页
    2.4 数值方法校核验证第40-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原型末级叶栅湿蒸汽流场数值分析第43-51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计算网格与边界条件第43-45页
    3.3 末级叶栅内流场分析第45-50页
        3.3.1 型面压力分布第45-46页
        3.3.2 S1流面压力分布第46-47页
        3.3.3 S1流面湿度分布第47-48页
        3.3.4 S1流面马赫数分布第48-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子午型线改型匹配设计研究第51-88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大子午扩张型线设计第51-56页
        4.2.1 型线形状选择第51-53页
        4.2.2 扩张角度选择第53页
        4.2.3 型线方案的确定与设计第53-56页
    4.3 计算网格与边界条件第56-57页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57-87页
        4.4.1 型面压力分布第57-59页
        4.4.2 S1流面压力分布第59-61页
        4.4.3 S1流面马赫数分布第61-69页
        4.4.4 S1流面湿度分布第69-72页
        4.4.5 S1流面温度分布第72-77页
        4.4.6 出口截面涡量分布第77-79页
        4.4.7 动静叶栅涡核分布第79-82页
        4.4.8 总压恢复系数分布第82-85页
        4.4.9 反动度沿叶高分布第85-86页
        4.4.10 末级级效率第86-87页
    4.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第三类边界条件的传热系数反演方法研究
下一篇:离散热偶极子近似方法求解近场辐射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