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0页 |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案 | 第11-14页 |
第1章 土地革命背景下的苏区革命歌曲 | 第14-22页 |
1.1 苏区革命歌曲的产生原因 | 第14-16页 |
1.1.1 政府的倡导和鼓励 | 第14-15页 |
1.1.2 政治运动对革命歌曲的刺激作用 | 第15页 |
1.1.3 人民群众抒发情感的需要 | 第15-16页 |
1.2 苏区革命歌曲对革命运动产生的效应 | 第16-22页 |
1.2.1 号召工农群众反抗剥削压迫 | 第16-17页 |
1.2.2 鼓舞人民参军支前 | 第17-18页 |
1.2.3 传播新思想,号召妇女解放 | 第18-19页 |
1.2.4 激发战斗精神,瓦解敌军斗志,培养官兵意志品质 | 第19-20页 |
1.2.5 产生了拥护红军、共产党,拥护苏维埃共和国的效应 | 第20-21页 |
1.2.6 鼓励工农学文化、树新风 | 第21-22页 |
第2章 赣南民歌传统的艺术特征 | 第22-30页 |
2.1 赣南民歌旋律特征 | 第22-24页 |
2.2 赣南民歌调式调性特征 | 第24-25页 |
2.3 赣南民歌曲式结构特征 | 第25-27页 |
2.4 赣南民歌节拍特征 | 第27-28页 |
2.5 赣南民歌的衬词衬腔特征 | 第28-30页 |
第3章 赣南民歌与苏区革命歌曲的关联性 | 第30-36页 |
3.1 苏区革命歌曲对赣南民歌的借鉴 | 第30-34页 |
3.1.1 在音乐旋法上对赣南民歌的借鉴 | 第30-31页 |
3.1.2 运用或改编赣南民歌曲调填词 | 第31-32页 |
3.1.3 对赣南民歌歌词序列的借鉴 | 第32-33页 |
3.1.4 对赣南民歌衬词衬腔的运用 | 第33-34页 |
3.2 苏区革命歌曲使得赣南民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 第34-36页 |
第4章 苏区革命歌曲与赣南民歌的现状与传播 | 第36-46页 |
4.1 苏区革命歌曲和赣南民歌现状及成因 | 第36-42页 |
4.1.1 苏区革命歌曲及赣南民歌在当代的传播 | 第36-37页 |
4.1.2 革命歌曲和赣南民歌在群众心里的印象 | 第37-40页 |
4.1.3 革命歌曲和赣南民歌现状成因分析 | 第40-42页 |
4.2 苏区革命歌曲和赣南民歌的当代传承途径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一 | 第50-52页 |
附录二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