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导言 | 第7-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2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基本原理与相关概念 | 第13-1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3-15页 |
一、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点 | 第13页 |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 第13-14页 |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有序参与的概念及价值作用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有序参与相关的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一、治理理论 | 第15-16页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6页 |
三、参与式民主理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实证分析 | 第18-33页 |
第一节 公民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和类型 | 第18-22页 |
一、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二、公民参与类型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公民参与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22-29页 |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阶段 | 第22页 |
二、预防准备阶段中的公民参与实证分析 | 第22-24页 |
三、应对处置阶段中的公民参与实证分析 | 第24-26页 |
四、恢复重建阶段中的公民参与实证分析 | 第26-29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公民有序参与存在的不足 | 第29-33页 |
一、公民有序参与的意识薄弱 | 第29-30页 |
二、公民有序参与的组织化、体制化缺乏 | 第30-31页 |
三、公民有序参与的能力不强、质量不高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国外政府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33-38页 |
第一节 美国的经验概述 | 第33-34页 |
一、机构的组建及其发挥的作用 | 第33页 |
二、独特的预警措施 | 第33-34页 |
三、NGO参与中可借鉴的方式 | 第34页 |
第二节 新加坡的经验概述 | 第34-36页 |
一、强大的志愿者团体 | 第34-35页 |
二、志愿者服务注重文化建设和专业培训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日本的经验概述 | 第36-38页 |
一、日本民间组织的灾情形势探查 | 第36页 |
二、注重专业人才和可靠的资金来源 | 第36页 |
三、小组织也能发挥大作用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进一步优化路径研究公民有序参与的对策和举措 | 第38-42页 |
一、增强有序参与的意识,变感性参与意识为理性参与意识 | 第38页 |
二、注重公民有序参与能力的炼成和提高 | 第38-39页 |
三、完善公民有序参与的法律体系,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 第39-40页 |
四、探索建立公民参与网格化管理模式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