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生成动力学对含砷水铁矿矿物学特征和微生物还原活性的制约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1.1 砷与水铁矿第14-21页
        1.1.1 砷的基本性质第14页
        1.1.2 砷的危害性第14-15页
        1.1.3 国内外砷污染现状第15-17页
        1.1.4 砷的应用第17-18页
        1.1.5 砷的来源和迁移转化第18-19页
        1.1.6 国内外除砷技术的发展第19-21页
    1.2 水铁矿的矿物学特征第21-24页
        1.2.1 水铁矿的基本性质第21-22页
        1.2.2 水铁矿的分布第22-23页
        1.2.3 水铁矿的作用第23-24页
    1.3 铁(氢)氧化物对砷的吸附第24-25页
    1.4 施氏矿的性质第25页
    1.5 研究思路第25-2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9-35页
    2.1 含砷水铁矿的合成第29页
    2.2 含砷水铁矿的自然老化试验第29页
    2.3 DIRB还原分解含砷水铁矿的实验第29-30页
    2.4 动力学合成合成施氏矿第30-31页
    2.5 实验测试方法及条件第31-35页
        2.5.1 砷浓度的测定第31页
        2.5.2 Fe~(2+)和总Fe浓度的测定第31-32页
        2.5.3 X射线衍射分析第32-33页
        2.5.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第33页
        2.5.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第33页
        2.5.6 实验仪器第33-35页
第三章 水铁矿的合成及老化:生成动力学及砷的影响第35-42页
    3.1 滴定曲线第35-37页
    3.2 制备产物物相特征第37-39页
    3.3 老化产物物相特征第39-40页
    3.4 老化过程中As释放特征第40-41页
    3.5 结论第41-42页
第四章 异化铁还原菌还原分解含As(V)水铁矿:矿物生成动力学的制约第42-52页
    4.1 DIRB作用产物物相特征第42-45页
    4.2 DIRB作用过程中As释放特征第45-47页
    4.3 DIRB作用过程中Fe~(2+)释放特征第47-48页
    4.4 DIRB作用过程中Fe~(2+)释放特征第48-50页
    4.5 DIRB处理后样品的磁化率第50-51页
    4.6 结论第51-52页
第五章 实验室合成施氏矿的实验第52-56页
    5.1 滴定曲线第52-53页
    5.2 制备产物物相特征第53-55页
    5.3 结论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循环管理中的押金制度建构
下一篇:基于GIS和RS的皇甫川流域植被恢复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