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资源循环管理中的押金制度建构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言第12-20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4页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14-20页
第一章 环境押金制度理论分析第20-32页
    第一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概念及沿革第20-22页
        一、环境押金制度的概念第20-21页
        二、环境押金制度的由来与发展第21-22页
    第二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主要内容第22-27页
        一、环境押金制度的运作流程第22-23页
        二、环境押金制度的适用范围第23-24页
        三、环境押金制度的押金收取与管理第24-27页
        四、回收废弃产品的处置第27页
    第三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7-32页
        一、环境押金制度的经济理论基础第27-32页
第二章 环境押金制度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2-37页
    第一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研究现状第32-3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32-34页
    第二节 国外环境押金制度研究现状对我国的启示第34-37页
        一、以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环境押金制度第34-35页
        二、政策支持,明确环境押金制度的适用范围并逐步推广第35页
        三、明确环境押金制度的管理部门、运作主体及其权责第35-36页
        四、建立统一的废弃产品回收系统第36-37页
第三章 环境押金制度构建问题第37-42页
    第一节 我国环境押金制度研究现状第37-38页
        一、实践经验第37页
        二、立法现状第37页
        三、我国构建环境押金制度的紧迫性及可行性第37-38页
    第二节 环境押金制度的适用范围问题第38-39页
        一、确定产品适用范围的问题第38页
        二、明确具体适用标准第38-39页
    第三节 公平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第39-40页
        一、公平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第39页
        二、差别收取押金和返还押金方法第39-40页
    第四节 废弃物回收系统确定、技术处理和再利用问题第40-42页
        一、废弃物回收系统确定、技术处理和再利用问题第40页
        二、解决对策第40-42页
第四章 我国环境押金制度的构建第42-53页
    第一节 环境押金制度推行原则第42-43页
        一、保护环境第42页
        二、体现公平第42-43页
    第二节 环境押金制度主体责任构建建议第43-49页
        一、环境押金制度的主体关系第43-44页
        二、环境押金制度主体责任第44-49页
    第三节 适用对象的对策建议第49-50页
        一、具体适用对象建议第49页
        二、上海“一次性塑料饭盒征收回收处理费”实例第49-50页
    第四节 环境押金制度机构设置及法律制定建议第50-51页
        一、环境押金制度的管理机关第50页
        二、基于行政委托关系设立的处置机构和回收机构第50-51页
        三、法律法规制定对策第51页
    第五节 环境押金制度推行相关配套措施完善建议第51-53页
        一、环境押金标准核算制度第51-52页
        二、申报信息的档案管理第52页
        三、环境押金制度责任承担及惩罚机制的设置建议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氮和含羧基配位聚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生成动力学对含砷水铁矿矿物学特征和微生物还原活性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