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钢桁梁桥分类与结构特点 | 第8-9页 |
1.2 大跨度钢桁梁桥的发展 | 第9-12页 |
1.2.1 国内大跨度钢桁梁桥的发展 | 第9-11页 |
1.2.2 国外大跨度钢桁梁桥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BIM概述 | 第12-14页 |
1.3.1 BIM的起源及其概念 | 第12页 |
1.3.2 BIM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4 BIM在桥梁工程的应用 | 第14-15页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1.5.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5.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6页 |
1.6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钢桁梁桥运营阶段整体受力分析 | 第17-31页 |
2.1 工程背景 | 第17-18页 |
2.2 运营阶段荷载作用 | 第18-20页 |
2.2.1 恒载 | 第18-19页 |
2.2.2 活载 | 第19页 |
2.2.3 其他荷载 | 第19-20页 |
2.3 单项荷载作用全桥计算分析 | 第20-25页 |
2.3.1 恒载作用计算分析 | 第20-21页 |
2.3.2 列车活载作用计算分析 | 第21-22页 |
2.3.3 温度荷载作用计算分析 | 第22-23页 |
2.3.4 风荷载作用计算分析 | 第23-24页 |
2.3.5 各单项荷载作用结构效应汇总与分析 | 第24-25页 |
2.4 荷载组合作用全桥计算分析 | 第25-30页 |
2.4.1 运营阶段荷载组合 | 第25-26页 |
2.4.2 荷载组合作用全桥受力性能分析 | 第26-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3 钢桁梁桥BIM模型建立 | 第31-44页 |
3.1 参数化建模 | 第31-35页 |
3.1.1 总体建模思路 | 第31-32页 |
3.1.2 参数化建模方法 | 第32-35页 |
3.2 参数化族库的建立 | 第35-40页 |
3.2.1 上、下弦杆族库的建立 | 第36-37页 |
3.2.2 腹杆族库的建立 | 第37-39页 |
3.2.3 上平联和横联构件库的建立 | 第39-40页 |
3.2.4 拼接板族库的建立 | 第40页 |
3.3 钢桁梁桥整体拼装方法 | 第40-43页 |
3.4 小结 | 第43-44页 |
4 BIM技术在桥梁设计阶段的应用 | 第44-52页 |
4.1 基于BIM的工程量统计 | 第44-46页 |
4.2 基于BIM的图纸输出 | 第46-48页 |
4.3 基于BIM的项目可视化展示 | 第48-50页 |
4.4 小结 | 第50-52页 |
5 BIM模型与结构分析模型数据交换方法的研究 | 第52-68页 |
5.1 Revit二次开发简介 | 第52-55页 |
5.1.1 二次开发的工具 | 第52-53页 |
5.1.2 二次开发的方式 | 第53-55页 |
5.2 ANSYS到Revit数据转换思路 | 第55-56页 |
5.3 ANSYS到Revit数据交换程序实现初探 | 第56-59页 |
5.3.1 数据的读取与储存 | 第56-57页 |
5.3.2 Revit API建立模型 | 第57-59页 |
5.4 角钢构件的程序实现 | 第59-66页 |
5.5 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