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煤焦化残渣的种类及其危害 | 第11-13页 |
1.2 煤沥青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13-19页 |
1.2.1 煤沥青或改质煤沥青用作炭材料黏结剂 | 第13-15页 |
1.2.2 煤沥青或改质煤沥青制备浸渍剂沥青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1.2.3 煤沥青制备针状焦的概况 | 第17-19页 |
1.3 焦油渣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19-20页 |
1.3.1 焦油渣直接回配炼焦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 第19-20页 |
1.3.2 焦油渣制备型煤配煤炼焦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 第20页 |
1.4 焦化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概况 | 第20-23页 |
1.4.1 焦化废水及焦化污泥的来源 | 第20-21页 |
1.4.2 焦化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概况 | 第21-23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5页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2.3 原料煤性质分析 | 第26页 |
2.4 坩埚电阻炉炼焦方法 | 第26页 |
2.5 坩埚焦炭质量的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6 焦炭显微强度及结构强度的测定 | 第27页 |
2.7 焦炭光学组织的测定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82页 |
3.1 生化剩余污泥及絮凝污泥气质联用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28-38页 |
3.1.1 生化剩余污泥气质离子流色谱分析结果 | 第28-32页 |
3.1.2 絮凝污泥气质离子流色谱分析结果 | 第32-38页 |
3.2 焦化污泥炼焦添加剂制备方式的研究 | 第38-40页 |
3.3 肥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A厂配合煤坩锅焦质量的影响 | 第40-46页 |
3.3.1 肥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落下强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2 肥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转鼓指数的影响 | 第42页 |
3.3.3 肥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粒焦反应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4 肥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反应后强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5 肥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显微强度及结构强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6 A厂配合煤配加肥煤-絮凝污泥添加剂炼焦的适宜配比 | 第46页 |
3.4 1/3焦煤-絮凝污泥炼焦添加剂对A厂配合煤坩锅焦质量的影响 | 第46-53页 |
3.4.1 1/3焦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落下强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2 1/3焦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冷转鼓指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3 1/3焦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粒焦反应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4 1/3焦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反应后强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3.4.5 1/3焦煤-絮凝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显微强度及结构强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3.4.6 A厂配合煤配加1/3焦煤-絮凝污泥添加剂炼焦的适宜配比 | 第53页 |
3.5 焦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B厂炼焦配方坩锅焦质量的影响 | 第53-62页 |
3.5.1 焦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落下强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3.5.2 焦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冷转鼓指数的影响 | 第56-57页 |
3.5.3 焦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粒焦反应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3.5.4 焦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反应后强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3.5.5 焦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MSI及SSI的影响 | 第59-60页 |
3.5.6 焦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坩埚焦光学组织的测定结果 | 第60-62页 |
3.5.7 B厂炼焦配方配加焦煤-剩余污泥炼焦添加剂炼焦的适宜配比 | 第62页 |
3.6 B配合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B厂炼焦配方坩锅焦质量的影响 | 第62-71页 |
3.6.1 B配合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坩锅落下强度的影响 | 第63-65页 |
3.6.2 B配合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冷转鼓指数的影响 | 第65页 |
3.6.3 B配合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粒焦反应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3.6.4 B配合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反应后强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3.6.5 B配合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MSI及SSI的影响 | 第67-69页 |
3.6.6 B配合煤-剩余污泥添加剂坩埚焦光学组织的测定结果 | 第69-71页 |
3.6.7 B厂炼焦配方配加B配合煤-剩余污泥添加剂炼焦的适宜配比 | 第71页 |
3.7 B配合煤-混合污泥添加剂对B厂炼焦配方坩锅焦质量的影响 | 第71-80页 |
3.7.1 B配合煤-混合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落下强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3.7.2 B配合煤-混合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冷转鼓指数的影响 | 第73-74页 |
3.7.3 B配合煤-混合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粒焦反应性的影响 | 第74-75页 |
3.7.4 B配合煤-混合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反应后强度的影响 | 第75-76页 |
3.7.5 B配合煤-混合污泥添加剂对坩锅焦MSI及SSI的影响 | 第76-78页 |
3.7.6 B配合煤-混合污泥添加剂坩埚焦光学组织的测定结果 | 第78-79页 |
3.7.7 B厂炼焦配方配加B配合煤-混合污泥添加剂炼焦的适宜配比 | 第79-80页 |
3.8 焦化污泥添加剂工业化制备流程及设备的探讨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创新与特色 | 第91-92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