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页 |
1.1 燃料油中主要的硫化物种类 | 第11-12页 |
1.2 脱硫技术 | 第12-16页 |
1.2.1 加氢脱硫(HDS) | 第12-13页 |
1.2.2 吸附脱硫(ADS) | 第13页 |
1.2.3 萃取脱硫(EDS) | 第13-14页 |
1.2.4 络合脱硫 | 第14页 |
1.2.5 生物脱硫(BDS) | 第14-15页 |
1.2.6 烷基化脱硫(OATS) | 第15页 |
1.2.7 氧化脱硫(ODS) | 第15-16页 |
1.3 氧化脱硫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3.1 H_2O_2催化氧化技术 | 第16-18页 |
1.3.2 分子氧催化氧化技术 | 第18页 |
1.3.3 光催化氧化脱硫技术 | 第18-19页 |
1.3.4 超声辅助氧化脱硫技术 | 第19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4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21-22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3 催化剂表征 | 第22-23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22页 |
2.3.2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仪(BET) | 第22页 |
2.3.3 红外光谱仪(FT-IR) | 第22页 |
2.3.4 透射电镜(TEM) | 第22-23页 |
2.3.5 热重分析(TGA) | 第23页 |
2.3.6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 | 第23页 |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23-24页 |
2.4.1 配置模拟油 | 第23页 |
2.4.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3页 |
2.4.3 催化反应后模拟油硫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第三章 HPW/aEVM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在燃料油氧化脱硫中的性能研究 | 第24-37页 |
3.1 前言 | 第24-2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5页 |
3.2.1 VMT的预处理 | 第25页 |
3.2.2 HPW/aEVM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页 |
3.2.3 模拟油的催化氧化实验 | 第2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6页 |
3.3.1 酸处理浓度的选择 | 第25-26页 |
3.3.2 XRD图谱分析 | 第26-27页 |
3.3.3 TEM观察样品形貌 | 第27-28页 |
3.3.4 N_2吸附-脱附曲线分析 | 第28-29页 |
3.3.5 FT-IR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3.3.6 不同HPW负载量的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30-31页 |
3.3.7 反应时间和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氧硫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8 不同硫化物的脱硫率分析 | 第32-33页 |
3.3.9 氧化脱硫反应中活化能的测定 | 第33-34页 |
3.3.10 HPW/aEVM催化剂的回收实验 | 第34-35页 |
3.3.11 HPW/aEVM催化剂的热过滤实验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水滑石及其应用于磷钨酸氧化脱硫的性能研究 | 第37-52页 |
4.1 前言 | 第37-3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8页 |
4.2.1 载体MgAl-LDH-DBS和MgAl-LDH的制备 | 第38页 |
4.2.2 催化剂HPW/MgAl-LDH-DBS和HPW/MgAl-LDH的制备 | 第38页 |
4.2.3 模拟油的催化氧化实验 | 第3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0页 |
4.3.1 XRD表征分析 | 第38-39页 |
4.3.2 FT-IR表征分析 | 第39-40页 |
4.3.3 催化剂的形态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4.3.4 热重分析 | 第42-43页 |
4.3.5 N_2吸附-脱附曲线分析 | 第43-44页 |
4.3.6 接触角测试 | 第44页 |
4.3.7 水滑石改性前后对DBT的转化率对比图 | 第44-45页 |
4.3.8 反应时间和温度、氧硫比(O/S)、催化剂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9 不同硫化物的脱硫率分析 | 第46-47页 |
4.3.10 氧化脱硫反应中活化能的测定 | 第47-48页 |
4.3.11 两种水滑石催化剂的回收效果对比 | 第48-50页 |
4.3.12 HPW/MgAl-LDH-DBS催化剂的热过滤实验 | 第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HPW/NOL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 第52-65页 |
5.1 前言 | 第52-5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3页 |
5.2.1 NOLC的制备 | 第53页 |
5.2.2 HPW/NOLC催化剂的制备 | 第53页 |
5.2.3 模拟油的催化氧化实验 | 第5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4页 |
5.3.1 N_2吸附-脱附曲线分析 | 第53-54页 |
5.3.2 XRD图谱分析 | 第54-55页 |
5.3.3 FT-IR光谱分析 | 第55-56页 |
5.3.4 样品的形貌表征 | 第56-57页 |
5.3.5 XPS图谱分析 | 第57-58页 |
5.3.6 不同HPW负载量催化剂的催化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3.7 反应时间和温度,催化剂用量,氧硫比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第59-60页 |
5.3.8 氧化脱硫反应中活化能的测定 | 第60-61页 |
5.3.9 不同硫化物的脱硫率分析 | 第61页 |
5.3.10 HPW/NOLC催化剂的回收实验 | 第61-63页 |
5.3.11 HPW/NOLC催化剂的热过滤实验 | 第63-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6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