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包模式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研究 | 第15-30页 |
2.1 众包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2.1.1 开放式创新理论 | 第15-16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2.1.3 众包网络外部性理论 | 第17-18页 |
2.2 关系质量理论概述 | 第18-20页 |
2.2.1 关系质量内涵 | 第18-19页 |
2.2.2 关系质量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2.3 众包质量 | 第20-24页 |
2.3.1 众包质量内涵 | 第20页 |
2.3.2 众包质量相关研究 | 第20-24页 |
2.4 动态能力 | 第24-25页 |
2.5 创新绩效 | 第25-30页 |
2.5.1 创新绩效内涵 | 第25-27页 |
2.5.2 创新绩效相关研究 | 第27-30页 |
3 研究设计 | 第30-36页 |
3.1 理论模型 | 第30-31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3.3 研究方案设计 | 第32-36页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2-34页 |
3.3.2 数据收集与有效性控制 | 第34-36页 |
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36-44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7-42页 |
4.2.1 信度分析 | 第37-38页 |
4.2.2 效度分析 | 第38-42页 |
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2-44页 |
5 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 | 第44-48页 |
5.1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45-47页 |
5.2.1 与接包方建立良好的互惠关系 | 第45-46页 |
5.2.2 提升众包作品质量 | 第46页 |
5.2.3 提升企业动态能力 | 第46-47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47页 |
5.4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