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9页
    1.1 核壳结构简介第8-11页
        1.1.1 不同形状的纳米颗粒第8-9页
        1.1.2 核壳复合纳米颗粒的分类第9-10页
        1.1.3 核/壳纳米颗粒合成方法第10页
        1.1.4 核壳纳米颗粒的重要性第10-11页
    1.2 Fe_3O_4的简介第11-14页
        1.2.1 Fe_3O_4的制备方法第11-14页
            1.2.1.1 化学共沉淀法第12页
            1.2.1.2 溶剂热第12页
            1.2.1.3 热分解第12-13页
            1.2.1.4 微乳液法第13页
            1.2.1.5 水热法第13-14页
            1.2.1.6 声化学反应第14页
    1.3 Fe_3O_4的包覆及应用第14-20页
        1.3.1 在催化与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第14-17页
        1.3.2 基因的分离检测第17页
        1.3.3 载药系统第17-18页
        1.3.4 热疗第18页
        1.3.5 磁共振成像第18-20页
    1.4 MOF的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0-24页
        1.4.1 MOF的复合材料的应用第21-24页
            1.4.1.1 催化功能第21-22页
            1.4.1.2 生物医药中的应用第22-24页
    1.5 Ag_2S量子点简介第24-26页
        1.5.1 Ag_2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第25-26页
            1.5.1.1 热分解法第25页
            1.5.1.2 水相合成第25页
            1.5.1.3 其他合成方法第25-26页
        1.5.2 Ag_2SQDs的应用第26页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设想和意义第26-29页
        1.6.1 研究目标第27页
        1.6.2 具体实验步骤第27-29页
第二章 超顺磁性Fe_3O_4@SiO_2的制备第29-35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0页
        2.2.1 实验药品第29-30页
    2.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0页
    2.4 材料的制备第30页
        2.4.1 120nm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第30页
        2.4.2 超声波辅助法制备超Fe_3O_4@SiO第30页
    2.5 Fe_3O_4及Fe_3O_4@SiO_2的表征第30-31页
    2.6 Fe_3O_4及Fe_3O_4@SiO_2制备的结果与讨论第31-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具有PH敏感性的可用于药物运输的超顺磁性Fe_3O_4@ZIF-8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研究第35-56页
    3.1 前言第35-36页
    3.2 实验药品第36页
    3.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6-37页
    3.4 实验过程第37-39页
        3.4.1 Fe_3O_4@ZIF-8核壳的制备第37-38页
        3.4.2 Fe_3O_4@ZIF-8NPs的载药实验第38-39页
    3.5 复合纳米粒子的表征第39页
    3.6 结果与讨论第39-55页
        3.6.1 实验条件的探索第40-43页
        3.6.2 Fe_3O_4和Fe_3O_4@ZIF-8纳米粒子的FT-IR第43-44页
        3.6.3 X射线衍射(XRD)第44-45页
        3.6.4 Fe_3O_4和Fe_3O_4@ZIF-8纳米粒子的磁滞回线第45-46页
        3.6.5 Fe_3O_4和Fe_3O_4@ZIF-8纳米粒子的热重分析(TGA)第46-47页
        3.6.7 其他条件的结果及讨论第47-49页
        3.6.8 对SCS-2、SCS-5的性能表征第49-55页
    3.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制备牛血清白蛋白修饰的Ag_2S/g-C_3N_4复合纳米材料第56-63页
    4.1 前言第56-57页
    4.2 实验药品第57页
    4.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57页
    4.4 实验过程第57-58页
    4.5 表征第58-61页
    4.6 小结第61-63页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nP纳米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新型二元锡硫化物半导体光电材料的计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