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古书契论文

出土文獻資料疑義探研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緒論第9-24页
    一 選題意義第9-10页
    二 本文的主要內容和結構安排第10-12页
    三 本文的主要創穫第12-24页
壹 字形方面問題第24-46页
    一 字形問題類舉第24-32页
        (一) 不識字形,或本可識而誤釋第24-28页
        (二) 字形漫漶、殘損第28-30页
        (三) 形體相似而誤釋第30-32页
        (四) 字形本身寫法變異第32页
    二 字形、辭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第32-41页
        (一) 釋讀) 字第33-35页
        (二) 形近字、同形字辨析第35-38页
        (三) 釋讀殘文第38-39页
        (四) 釋讀省文第39-41页
    三 據後世字形釋讀古文字多誤第41-46页
貳 字詞關係、通假習慣第46-81页
    一 複雜的字詞關係第46-61页
        (一) 一字可表示多詞第46-51页
        (二) 一詞可用多字表示第51-61页
    二 疑難通假關係的考證第61-69页
        (一) 出土文獻中首見、罕見,不易辨識第61-64页
        (二) 語音關係較遠,不易確認第64-66页
        (三) 一形兩用,通假關係難辨第66-69页
    三 特殊的語音通轉現象第69-81页
        (一) 幽、覺與微、物、文韻部通轉第69-74页
        (二) 蒸、侵與真、文韻部通轉第74-81页
叁 詞義問題第81-135页
    一 出土文獻詞語解釋的歧誤現象第81-92页
        (一) 據字面以常義訓解,而不顧及詞語在句中的含義第81-84页
        (二) 不明通假關係、用字習慣,找不出所表示之詞第84-87页
        (三) 以今律古,不注意詞義的時代性第87-90页
        (四) 偷換概念,語句串講時意義與實際詞義不合第90-92页
    二 出土文獻中的幾類特殊詞義第92-101页
        (一) 詞義以往僅見字書,後來出土文獻中出現用例第92-95页
        (二) 文獻實際使用中的生僻義第95-99页
        (三) 方言詞語第99-101页
    三 出土文獻中新詞義的考證第101-105页
    四 出土文獻詞義的詞源解釋第105-116页
    五 與中古漢語的結合:以“倚”、“行”等爲例第116-135页
肆 異文、對讀第135-161页
    一 出土文獻異文解釋第135-143页
        (一) 考釋字形第135-138页
        (二) 溝通語音第138-140页
        (三) 同義換讀第140-143页
    二 出土文獻對讀研究第143-153页
        (一) 與傳世文獻的對讀第143-147页
        (二) 與出土資料的對讀第147-153页
    三 異文、對讀研究需要注意的問題第153-161页
        (一) 毋以誤字爲據立說第153-154页
        (二) 毋將義近換用解釋爲語音通假關係第154-156页
        (三) 趨同、立異第156-157页
        (四) 注意利用間接材料第157-161页
伍 校勘、虛詞、語法第161-177页
    一 校勘第161-169页
        (一) 誤字第161-165页
        (二) 衍文第165-169页
    二 虛詞第169-173页
    三 語法第173-177页
主要參考文獻第177-210页

论文共2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斑马鱼探讨氟喹诺酮结构与毒性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国家意象视阈下的中国对美政策偏好(201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