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半翅目害虫论文

吡虫啉对麦无网长管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4-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22页
    1.1 麦无网长管蚜第15页
    1.2 吡虫啉第15-16页
        1.2.1 吡虫啉简介第15-16页
        1.2.2 吡虫啉种衣剂第16页
    1.3 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现状第16-19页
        1.3.1 麦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监测第16-17页
        1.3.2 吡虫啉对麦蚜田间防效的评价第17-18页
        1.3.3 麦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机制第18-19页
            1.3.3.1 表皮穿透速率下降第18页
            1.3.3.2 解毒酶活性增强第18-19页
            1.3.3.3 靶标敏感性下降第19页
    1.4 吡虫啉亚致死效应研究第19-21页
        1.4.1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生物学的效应第20页
        1.4.2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体内酶的效应第20页
        1.4.3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昆虫体内基因的效应第20-21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第22-31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1 供试昆虫第22页
        2.1.2 植物材料第22页
        2.1.3 药剂准备第22-23页
            2.1.3.1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第22-23页
            2.1.3.2 室内生物测定第23页
        2.1.4 其他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2.1 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第23页
        2.2.2 室内生物测定第23页
            2.2.2.1 活体小麦植株准备第23页
            2.2.2.2 生物测定处理第23页
        2.2.3 室内吡虫啉种衣剂处理第23-24页
    2.3 数据处理第24页
        2.3.1 室内和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第24页
        2.3.2 室内生物测定第24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2.4.1 田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实验第24-28页
            2.4.1.12015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第24页
            2.4.1.22016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第24页
            2.4.1.32017 年田间麦蚜种群动态第24-28页
        2.4.2 4种麦蚜对吡虫啉敏感性的比较第28页
        2.4.3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4种麦蚜的影响第28-29页
    2.5 结论与讨论第29-30页
    2.6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第31-40页
    3.1 实验材料第31页
        3.1.1 供试昆虫第31页
        3.1.2 植物材料第31页
        3.1.3 药剂准备与处理第31页
        3.1.4 其他材料第31页
    3.2 实验方法第31-32页
        3.2.1 小麦植株准备第31-32页
        3.2.2 生命表设计第32页
    3.3 数据处理第32页
        3.3.1 生命表分析第32页
        3.3.2 虫口预测第32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3.4.1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2-33页
        3.4.2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成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第33-34页
        3.4.3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的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第34-36页
        3.4.4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第36-37页
        3.4.5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麦苗上麦无网长管蚜种群动态的预测第37-38页
    3.5 结论与讨论第38页
    3.6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第40-52页
    4.1 实验材料第40页
        4.1.1 供试昆虫第40页
        4.1.2 植物材料第40页
        4.1.3 药剂准备与处理第40页
        4.1.4 其他材料第40页
    4.2 实验方法第40-41页
        4.2.1 小麦植株准备第40-41页
        4.2.2 生命表设计第41页
            4.2.2.1 对麦无网长管蚜F0代的亚致死影响第41页
            4.2.2.2 对麦无网长管蚜F1代的亚致死影响第41页
    4.3 数据处理第41页
        4.3.1 生命表分析第41页
        4.3.2 虫口预测第41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41-49页
        4.4.1 对F0代麦无网长管蚜成虫寿命与繁殖力的亚致死影响第41-42页
        4.4.2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生长发育的亚致死影响第42-43页
        4.4.3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成虫生物学特征的亚致死影响第43-44页
        4.4.4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存活和繁殖的亚致死影响第44-48页
        4.4.5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亚致死影响第48页
        4.4.6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种群虫口动态的亚致死影响第48-49页
    4.5 结论与讨论第49-50页
        4.5.1 对F0麦无网长管蚜的亚致死影响第49页
        4.5.2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的亚致死影响第49-50页
        4.5.3 对F1代麦无网长管蚜种群虫口动态的亚致死影响第50页
    4.6 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第52-58页
    5.1 实验材料第52-54页
        5.1.1 麦无网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采集第52-53页
        5.1.2 供试农药第53页
        5.1.3 植物材料第53页
        5.1.4 药剂准备第53页
        5.1.5 其他第53-54页
    5.2 试验方法第54页
        5.2.1 室内生物测定第54页
    5.3 数据处理第54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54-56页
        5.4.1 麦无网长管蚜室内实验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第54-55页
        5.4.2 不同地区麦无网长管蚜田间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水平第55-56页
    5.5 结论与讨论第56-57页
    5.6 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58-60页
    1.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在麦蚜混合种群中动态的影响第58页
    2.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麦无网长管蚜室内种群的影响第58页
    3.吡虫啉亚致死浓度对麦无网长管蚜生命参数的影响第58-59页
    4.麦无网长管蚜对吡虫啉抗性的评价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0页
致谢第70-71页
作者简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灰飞虱体内与大麦黄条点花叶病毒核衣壳蛋白互作的蛋白鉴定及功能分析
下一篇:LED照明光生物效应调光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