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B-S模型的我国可转债定价误差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三一可转债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8页
        一、研究背景第6-7页
        二、研究目的第7页
        三、研究意义第7-8页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8-13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8-9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9-12页
        三、文献评述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一、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二、主要研究方法第15页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第16-25页
    第一节 可转债的相关概念第16-21页
        一、可转债的定义及特征第16-17页
        二、可转债的要素第17-20页
        三、可转债的价值构成第20-21页
    第二节 Black-Scholes定价模型简介第21-25页
        一、债权部分的计算第21页
        二、期权部分的计算第21-22页
        三、引入条款后的计算第22-24页
        三、B-S模型适用性分析第24-25页
第三章 我国可转债定价分析第25-33页
    第一节 我国可转债发展状况第25-27页
    第二节 我国可转债定价方法及误差原因分析第27-33页
        一、我国主要可转债定价方法第27-28页
        二、B-S模型定价误差原因分析第28-33页
第四章 我国可转债定价案例分析第33-46页
    第一节 可转债基本资料第33-36页
        一、公司简介第33页
        二、可转债简介第33-36页
    第二节 可转债价值计算第36-43页
        一、债权部分价值计算第37-38页
        二、期权部分价值计算第38-42页
        三、可转债理论价值第42-43页
    第三节 可转债定价的误差分析第43-46页
第五章 我国可转债定价的改进建议第46-50页
    第一节 我国的可转债市场体系需完善第46-47页
        一、完善证券市场的卖空机制第46页
        二、提高可转债指数的影响力和成熟度第46页
        三、放宽可转债的准入条件第46-47页
    第二节 考虑可转债自身特点进行改进第47-48页
        一、可转债的设计第47-48页
        二、适当考虑可转换债券的风险第48页
        三、全面系统考虑可转换债券的特点第48页
    第三节 对B-S模型完善和发展第48-50页
        一、研究更精确的参数估计方法第48-49页
        二、考虑发行方融资方式对可转债的影响第49页
        三、考虑我国资本市场特点第49-5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期货定价模型研究
下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苏宁并购红孩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