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国家承认的一般理论 | 第9-22页 |
1.1 国家承认的概述 | 第9-18页 |
1.1.1 国家承认的概念 | 第9-11页 |
1.1.2 新国家产生的情形 | 第11-12页 |
1.1.3 新国家承认的条件 | 第12-18页 |
1.2 国家承认的性质 | 第18-19页 |
1.3 国家承认制度的法律渊源 | 第19-22页 |
第2章 从国家承认的实践看承认规则的发展 | 第22-34页 |
2.1 国家承认规则之人民自决原则——科索沃 | 第22-27页 |
2.1.1 科索沃宣布独立与国际承认 | 第22-24页 |
2.1.2 科索沃宣布独立违背相关国际法规则 | 第24-25页 |
2.1.3 科索沃宣布独立与人民自决原则的运用 | 第25-27页 |
2.2 国家承认规则之母国同意原则——南苏丹 | 第27-30页 |
2.2.1 南苏丹的独立实践 | 第27-29页 |
2.2.2 南苏丹的独立公投及国际承认 | 第29页 |
2.2.3 南苏丹的独立与母国同意原则的运用 | 第29-30页 |
2.3 国家承认规则之不得违反强行法原则——伊斯兰国 | 第30-34页 |
2.3.1 “伊斯兰国”的发展演变 | 第30-31页 |
2.3.2 “伊斯兰国”的非法性 | 第31-32页 |
2.3.3 “伊斯兰国”建国与不得违反强行法原则的运用 | 第32-34页 |
第3章 国家承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第34-42页 |
3.1 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34-37页 |
3.1.1 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关于承认法律效力的争论 | 第34-36页 |
3.1.2 理论层面的完善——建立负面清单 | 第36-37页 |
3.2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37-42页 |
3.2.1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3.2.2 实践层面的完善——遵循不干涉原则 | 第41-42页 |
第4章 中国与国家承认 | 第42-46页 |
4.1 “满洲国”与国际承认 | 第42页 |
4.2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性质界定——新政府的承认 | 第42-43页 |
4.3 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坚持的原则——逆条件承认 | 第43-44页 |
4.4 中国在对外承认上坚持的原则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