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助理管理制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法官助理管理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法官助理管理制度界定 | 第9-11页 |
一、法官助理的职业性质 | 第9页 |
二、法官助理管理制度的内容 | 第9-11页 |
第二节 法官助理管理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1-12页 |
一、有助于推动法官员额制改革 | 第11页 |
二、有助于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 | 第11-12页 |
三、有助于促进法院队伍“三化”建设 | 第12页 |
第三节 法官助理管理制度的域外实践 | 第12-17页 |
一、域外法官助理管理相关制度考察 | 第12-15页 |
二、域外法官助理管理相关制度的启示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法官助理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17-31页 |
第一节 法官助理管理制度改革的宏观图景 | 第17-22页 |
一、改革背景 | 第17-18页 |
二、价值导向 | 第18-20页 |
三、主要举措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法官助理管理制度改革的微观实践 | 第22-26页 |
一、国内部分地方法院实践典型模式 | 第22-24页 |
二、国内部分地方法院实践成效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法官助理管理改革实践的问题剖析 | 第26-31页 |
一、相关立法缺失,缺乏统一规范 | 第26-27页 |
二、职责范围不明,分工效果不彰 | 第27-28页 |
三、任职标准不一,素质参差不齐 | 第28-29页 |
四、考核机制混乱,晋升路径模糊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新时代条件下法官助理管理制度的优化路径 | 第31-43页 |
第一节 管理理念的转变 | 第31-33页 |
一、以人本法律观指导思想为改革目标导向 | 第31页 |
二、以良法论指导思想为基本价值观 | 第31-32页 |
三、以法治精神为制度建构基础 | 第32页 |
四、以实践理性为改革方法论的检验标准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管理机制的建构 | 第33-36页 |
一、明确法官助理的职业定位 | 第33-34页 |
二、合理放宽选任标准 | 第34-35页 |
三、完善法官助理考核晋升机制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协调保障机制的型塑 | 第36-43页 |
一、以限权法官设置引导法官助理完成职业进阶 | 第36-38页 |
二、以实务型法学教育优化法官助理职业培养模式 | 第38-39页 |
三、以职业前景建构帮助法官助理走出改革阵痛期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