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应急导向系统 | 第14-24页 |
2.1 应急导向系统概述 | 第14-16页 |
2.1.1 应急导向标识系统 | 第14-16页 |
2.1.2 应急辅助引导 | 第16页 |
2.2 国内外应急管理系统研究 | 第16-18页 |
2.3 国内外应急导向标准性文件研究 | 第18-20页 |
2.4 应急导向系统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 第20-21页 |
2.5 我国应急导向系统建设现状的问题与对策 | 第21-23页 |
2.5.1 应急导向系统建设现状的问题 | 第21-22页 |
2.5.2 应急导向系统建设现状的解决对策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应急导向系统评估指标体系 | 第24-40页 |
3.1 应急导向系统效果评估概述 | 第24页 |
3.2 应急导向系统效果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3 应急导向系统评价原则 | 第25-27页 |
3.3.1 科学性原则 | 第25-26页 |
3.3.2 系统性原则 | 第26页 |
3.3.3 综合性原则 | 第26页 |
3.3.4 操作性原则 | 第26页 |
3.3.5 可比性原则 | 第26-27页 |
3.3.6 独立性原则 | 第27页 |
3.3.7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 第27页 |
3.4 应急导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27-29页 |
3.5 标准符合性 | 第29-32页 |
3.5.1 设计要素规范性 | 第30页 |
3.5.2 要素设置规范性 | 第30-31页 |
3.5.3 工程要素规范性 | 第31-32页 |
3.6 系统功能性 | 第32-35页 |
3.6.1 系统规划连续性 | 第32页 |
3.6.2 导向标识醒目性 | 第32-33页 |
3.6.3 路径设置科学性 | 第33页 |
3.6.4 导向信息清晰性 | 第33-34页 |
3.6.5 辅助引导有效性 | 第34-35页 |
3.6.6 系统功能通用性 | 第35页 |
3.7 技术先进性 | 第35-37页 |
3.7.1 规划设计专业性 | 第35-36页 |
3.7.2 硬件技术先进性 | 第36页 |
3.7.3 系统运行稳定性 | 第36-37页 |
3.8 运行保障性 | 第37-38页 |
3.8.1 组织保障 | 第37页 |
3.8.2 应急防控 | 第37-38页 |
3.8.3 日常维护 | 第38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应急导向系统评估方法研究 | 第40-47页 |
4.1 应急导向系统评价方法 | 第40-41页 |
4.2 应急导向系统评价体系建立 | 第41-46页 |
4.2.1 确定应急导向系统指标权重 | 第41-43页 |
4.2.2 建立评价集 | 第43-44页 |
4.2.3 建立评价矩阵 | 第44-45页 |
4.2.4 建立应急导向系统的模糊评价模型 | 第45-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应急导向系统评估实例 | 第47-52页 |
5.1 应急导向系统应用实例概述 | 第47-48页 |
5.2 应急导向系统评估方法测试 | 第48-49页 |
5.3 应急导向系统评估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总结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