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绘画疗法缓解大一新生抑郁情绪的小组工作实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国外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绘画疗法缓解大一新生抑郁情绪的相关理论及因素分析第13-17页
    2.1 概念界定第13-14页
        2.1.1 抑郁情绪第13页
        2.1.2 绘画疗法第13-14页
    2.2 理论基础第14-15页
        2.2.1 心理投射第14页
        2.2.2 团体动力学理论第14-15页
        2.2.3 情绪ABC理论第15页
        2.2.4 人本主义理论第15页
    2.3 大一新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因素分析第15-17页
        2.3.1 人际关系因素第15-16页
        2.3.2 学习压力因素第16页
        2.3.3 自我人格因素第16-17页
第3章 缓解大一新生抑郁情绪的绘画小组介绍第17-24页
    3.1 需求评估第17-19页
        3.1.1 调研的时间、研究总体、样本、抽样方法第17页
        3.1.2 调研的主要方法第17页
        3.1.3 调研内容第17-19页
        3.1.4 预期效果第19页
    3.2 组员招募第19-21页
        3.2.1 组员招募的标准第19页
        3.2.2 组员选择的步骤第19-21页
        3.2.3 最后确定组员第21页
    3.3 小组目标第21-22页
        3.3.1 总目标第21页
        3.3.2 具体目标第21-22页
    3.4 介入思路第22页
    3.5 小组活动计划第22-24页
第4章 缓解大一新生抑郁情绪的绘画小组具体实施过程第24-41页
    4.1 第一次小组活动:有缘来相识第24-26页
    4.2 第二次小组活动:真实的自己第26-29页
    4.3 第三次小组活动:情绪遥控器第29-31页
    4.4 第四次小组活动:群策群力第31-33页
    4.5 第五次小组活动:宿舍故事第33-35页
    4.6 第六次小组活动:展望美好未来第35-37页
    4.7 小组评估第37-41页
        4.7.1 过程评估第37-38页
        4.7.2 结果评估第38-41页
第5章 结论与反思第41-43页
    5.1 结论第41-42页
    5.2 反思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52页
知情同意书第52-53页
团队协约书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行动的个案社会工作实践
下一篇: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戒毒的个案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