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研究背景 | 第8页 |
2.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9-11页 |
1.理论价值 | 第9页 |
2.实践价值 | 第9-11页 |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概述 | 第11-19页 |
(一)概念解析 | 第11-13页 |
1.有效教学 | 第11-12页 |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 | 第12-13页 |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因素 | 第13-14页 |
1.学生乐于表达,师生间互动融洽 | 第13页 |
2.教师正确引导习作 | 第13页 |
3.学生学会习作并能学以致用 | 第13-14页 |
(三)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总体目标 | 第14页 |
(四)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阶段目标 | 第14-17页 |
(五)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 第17-19页 |
1.提升小学低阶段写话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 第17页 |
2.提升小学中阶段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 第17-18页 |
3.提升小学高阶段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 第18-19页 |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9-26页 |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调查 | 第19-23页 |
1.学生学习习作情况 | 第19-21页 |
2.教师习作教学情况 | 第21-23页 |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1.教师习作教学理念陈旧 | 第23页 |
2.习作教材指导性不足 | 第23-24页 |
3.教师缺乏对习作教学的灵活掌控力 | 第24-26页 |
四、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改进策略 | 第26-39页 |
(一)转变习作教学理念 | 第26-28页 |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26-27页 |
2.习作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27-28页 |
3.习作教学中注重真情实感 | 第28页 |
(二)发挥习作教材的指导作用 | 第28-31页 |
1.习作教材应提供优秀的、符合年龄特点的习作范例 | 第29-30页 |
2.习作教材应对具体的习作方法进行指导 | 第30-31页 |
(三)改进习作教学方法 | 第31-37页 |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 第31-33页 |
2.注重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 第33-34页 |
3.对不同学段学生采取针对性训练 | 第34-36页 |
4.灵活应对习作教学中的“突发”情况 | 第36-37页 |
(四)构建科学灵活的习作评价方式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