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平衡与节制--《学衡》杂志杂缀栏目审美倾向与文化内涵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三、研究现状第11-17页
    四、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科学与人文共生:游记题材中的科学气质与人文情怀第18-30页
    第一节 旅行日记中的科学气质第18-21页
        一、忠实记录植物王国——胡先骕的科考日记第18-20页
        二、“考吾考以及人之考”——公允中正的批评立场第20-21页
    第二节 行旅体验中的国家文化理想想象第21-26页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辩:希腊与“东方希腊”第21-23页
        二、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思:日本与欧化的日本第23-26页
    第三节 行旅体验中的人格理想想象第26-29页
        一、以教育普及启迪民智第26-27页
        二、以古典教育玉成健全人格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二章 传统与现代叠合:诗话题材的二重性第30-41页
    第一节 诗话题材中的古典传统第30-34页
        一、一脉相承的古典诗话体制第30-31页
        二、极富古典意蕴的诗歌批评第31-34页
    第二节 诗话题材中的现代性品格第34-37页
        一、批评视野中的西学闪现第35-36页
        二、媒介的革新:用杂志作为传播载体第36-37页
    第三节 诗话题材二重性的个体微观考察第37-39页
        一、家学与师承:古典情结生发的土壤第37-38页
        二、西学东渐中创作主体的现代转型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理性与感性协奏:翻译作品中的文学批评第41-53页
    第一节 《学衡》杂志的翻译景观第41-44页
        一、坚持以文言文作为语言载体第41-43页
        二、以彰显人文主义思想为主体的译介内容第43-44页
    第二节 理欲调和的古典小说审美倾向第44-48页
        一、人物与情节:贵真实饱满而轻空疏散漫第44-46页
        二、内容与风格:贵典雅宏远而轻纵欲浪漫第46-48页
    第三节 感性的反叛——吴宓对新人文主义的背离第48-52页
        一、情感的变奏:背离的两个阶段第48-51页
        二、深刻的悲剧性:背离的美学意味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保守的现代性:杂缀栏目的文化景观第53-61页
    第一节 编辑活动与杂缀栏目的文化景观构筑第53-56页
        一、“外攻”:统一于对抗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基本立场第53-55页
        二、“内守”:作为《学衡》杂志有机组成部分的杂缀栏目第55-56页
    第二节 文化保守主义:杂缀栏目文化景观的宏观呈现第56-60页
        一、承继传统:弥合文化断裂的尝试第56-58页
        二、精英本位:与世俗趣味保持距离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第66-73页
    附录一:杂缀栏目出版概况第66-67页
    附录二:《学衡》79期出版概况第67-68页
    附录三:《学衡》杂志西方思想译介概况第68-71页
    附录四:杂缀栏目作者群概况第71-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76页
附件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宗璞《野葫芦引》的女性形象研究
下一篇:当代网络小说中的“眩惑”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