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植物纤维 | 第14-18页 |
1.2.1 植物纤维的分类 | 第14页 |
1.2.2 植物纤维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 第14-17页 |
1.2.3 植物纤维的性能与应用 | 第17-18页 |
1.3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 第18-22页 |
1.3.1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分类 | 第19页 |
1.3.2 聚乳酸简介 | 第19-20页 |
1.3.3 聚乳酸的结构 | 第20-21页 |
1.3.4 聚乳酸的性能及应用 | 第21-22页 |
1.4 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 | 第22-28页 |
1.4.1 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4.2 植物纤维的表面改性 | 第24-28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8-29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9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剑麻纤维的改性处理与性能研究 | 第30-42页 |
2.1 剑麻纤维简介 | 第30页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30-32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0-31页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1-32页 |
2.3 剑麻纤维的改性处理 | 第32-34页 |
2.3.1 碱处理剑麻纤维 | 第32-33页 |
2.3.2 二恶唑啉改性处理剑麻纤维 | 第33-34页 |
2.4 剑麻纤维的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34-35页 |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4页 |
2.4.2 热重分析(TG) | 第34-35页 |
2.4.3 微观形貌分析(SEM) | 第35页 |
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41页 |
2.5.1 剑麻纤维改性前后的组分分析 | 第35-36页 |
2.5.2 剑麻纤维改性前后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36-39页 |
2.5.3 剑麻纤维改性前后的形貌分析 | 第39-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二恶唑啉改性剑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 第42-59页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42页 |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2页 |
3.1.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2-43页 |
3.2 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43-44页 |
3.2.1 拉伸性能测试 | 第43页 |
3.2.2 弯曲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3.2.3 冲击性能测试 | 第44页 |
3.2.4 断面微观形貌观测 | 第44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57页 |
3.3.1 拉伸性能分析 | 第44-49页 |
3.3.2 弯曲性能分析 | 第49-52页 |
3.3.3 冲击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3.3.4 断面微观形貌分析 | 第53-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二恶唑啉改性剑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热性能及结晶性能的研究 | 第59-73页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59-6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9页 |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59页 |
4.1.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9-60页 |
4.2 复合材料的分析测试与表征 | 第60-62页 |
4.2.1 热重测试 | 第60页 |
4.2.2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 第60-61页 |
4.2.3 温度指数的计算 | 第61页 |
4.2.4 结晶度的计算 | 第61-62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72页 |
4.3.1 热稳定性分析 | 第62-67页 |
4.3.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67-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二恶唑啉改性剑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流变行为与分子量的研究 | 第73-86页 |
5.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73-74页 |
5.1.1 实验原料 | 第73页 |
5.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73-74页 |
5.1.3 测试样品的制备 | 第74页 |
5.2 复合材料的分析测试与表征 | 第74-75页 |
5.2.1 熔融指数测试 | 第74-75页 |
5.2.2 旋转流变仪测试 | 第75页 |
5.2.3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 第75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5-84页 |
5.3.1 流变特性分析 | 第75-82页 |
5.3.2 分子量分析 | 第82-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件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