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烟台市芝罘区某小学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3-18页
    一、研究背景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一)理论意义第13-14页
        (二)实践意义第14页
    三、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一)朗读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二)对现状研究的总结和思考第16-17页
    四、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内涵及价值第18-23页
    一、朗读的内涵第18-19页
    二、朗读教学的内涵第19-20页
    三、朗读和朗读教学的关系第20-21页
    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价值第21-23页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及体会文字意蕴能力第21页
        (二)有利于提高写作及口语表达能力第21页
        (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及想象能力第21-22页
        (四)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及价值观的形成第22-23页
第二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调查第23-32页
    一、问卷调查第23-28页
        (一)研究对象和目标第23页
        (二)问卷的设计第23-24页
        (三)数据统计与整理第24页
        (四)调查结果呈现第24-28页
    二、课堂观察第28-32页
第三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第32-42页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目标不明确第32-34页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式欠多元第34-36页
    三、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不具体第36-37页
    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第37-39页
    五、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欠拓展第39-42页
第四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施对策研究第42-55页
    一、明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目标第42-44页
        (一)明确“为人而读”,掌握目标指向第42页
        (二)达成“情感”的目标旨归第42-43页
            1.准确感悟文本的题意和语境第42-43页
            2.丰富再造想象,促进情感的激活和涌动第43页
            3.“因情求气”获得情感朗读的语调第43页
            4.通过反听形成情感朗读的有效反馈第43页
        (三)解读新课标针对朗读教学的层级要求,精准目标达成第43-44页
    二、根据文本和学情特点,丰富朗读方式第44-46页
        (一)把握人物情感,巧用分角色读第44-45页
        (二)激发朗读兴趣,妙用竞赛读第45页
        (三)渲染情感基调,多用配乐读第45页
        (四)促进感情升华,合用表演读第45-46页
        (五)提高朗读热情,重用合作读第46页
    三、掌握方法,精准指导第46-49页
        (一)基于技巧的朗读指导第46-48页
            1.合理把握停连第46-47页
            2.巧妙选择重音第47页
            3.准确定位语调第47页
            4.精准掌控节奏第47-48页
        (二)基于文本的朗读指导第48-49页
            1.文言文中侧重朗读积累第48页
            2.诗歌中侧重感悟意境第48-49页
            3.记叙文中侧重写作手法和启迪第49页
            4.童话中侧重趣味和启示第49页
    四、因材施教,有效评价第49-51页
        (一)针对不足,客观性评价第49-50页
        (二)注重激励,发展性评价第50-51页
        (三)学生主体,自我评价第51页
    五、课外拓展,延伸朗读第51-55页
        (一)丰富朗读活动,激活朗读意愿第51-53页
            1.早读课--经典诵读第51-52页
            2.课前展示--故事朗读第52页
            3.课外--亲子朗读竞赛第52-53页
        (二)多元朗读文本,增加朗读体验第53页
        (三)运用“朗读存折”,建立朗读积累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A第58-60页
附录B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小学生的积木搭建类创客课程设计研究
下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文本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烟台市A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