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先道教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张继先生平及时代背景 | 第13-25页 |
第一节 生平事略 | 第13-20页 |
一、年少嗣教 四入京师 | 第13-15页 |
二、交游广泛卒年成谜 | 第15-18页 |
三、法脉源流传世著作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时代背景 | 第20-25页 |
一、朝廷崇道与民间奉道 | 第21-22页 |
二、儒、释、道三教合一 | 第22-23页 |
三、道教的发展以及转型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张继先道教哲学思想 | 第25-40页 |
第一节 心性论 | 第25-31页 |
一、道心相即 | 第25-28页 |
二、以心为本 | 第28-31页 |
第二节 体用论 | 第31-35页 |
一、道体法用 | 第31-33页 |
二、道法一源 | 第33-35页 |
第三节 修养论 | 第35-40页 |
一、道法自然 | 第35-37页 |
二、逆炼归元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张继先道教炼养思想 | 第40-49页 |
第一节 炼心为要 | 第40-43页 |
一、炼心之道 | 第40-42页 |
二、炼心之法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性命双修 | 第43-49页 |
一、养身修命保真 | 第44-46页 |
二、批判外丹房中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张继先道教法术思想 | 第49-65页 |
第一节 符篆斋醮法术 | 第49-54页 |
一、对符篆斋醮法术的继承 | 第49-53页 |
二、对符篆斋醮法术的发展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开创天师雷法 | 第54-65页 |
一、雷法渊源 | 第55-57页 |
二、雷法行持 | 第57-65页 |
1、天人雷炁交感 | 第58-59页 |
2、内丹心性为本 | 第59-62页 |
3、灵光元神行法 | 第62-65页 |
第五章 张继先的影响 | 第65-79页 |
第一节 天师道的崛起 | 第65-70页 |
第二节 张继先与神霄派的关系 | 第70-73页 |
第三节 张继先“地祇法”与酆岳派及净明道 | 第73-75页 |
第四节 张继先道教思想影响余论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