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组曲《追梦红楼》音乐形态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4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1页
        1.选题来源第10-11页
        2.选题意义第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三)研究目标及方法第12-13页
        1.研究目标第12页
        2.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创新之处第13-14页
一、组曲《追梦红楼》背景第14-20页
    (一)编创者张列简介第14-15页
        1.人物简介第14页
        2.艺术成就第14-15页
    (二)组曲《追梦红楼》的产生与展演第15-20页
        1.组曲《追梦红楼》的产生第15-16页
        2.组曲《追梦红楼》的展演第16-20页
二、组曲《追梦红楼》音乐本体分析第20-64页
    (一)主题及旋律发展手法分析第20-33页
        1.民族化的主题核心材料贯穿组曲第20-29页
        2.旋律发展手法第29-33页
    (二)调式调性及曲式结构分析第33-45页
        1.调式调性第33-37页
        2.曲式结构第37-45页
    (三)和声应用第45-57页
        1.和弦标记第45页
        2.三度和弦结构第45-47页
        3.五声性和弦结构第47-57页
    (四)配器手法第57-62页
        1.民乐为主,西乐为辅的混合乐队编制第58-61页
        2.民族乐器不同音色的组合第61-62页
    (五)、立足于民族元素的创作第62-64页
三、组曲《追梦红楼》价值与意义第64-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第70-80页
致谢第80-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曲云四首筝曲创作技法分析
下一篇:鄂尔多斯婚礼仪式音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