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溢价转让的经验证据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1 绪论 | 第16-33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6-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6-22页 |
·选题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主题和研究目标 | 第23-27页 |
·研究主题 | 第24-25页 |
·研究目标 | 第25-27页 |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27-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结构安排 | 第28-29页 |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2 文献回顾 | 第33-56页 |
·控制权私利影响因素、计量与抑制 | 第33-44页 |
·控制权私利的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控制权私利的计量 | 第37-41页 |
·控制权私利攫取与私利抑制 | 第41-44页 |
·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及其衡量 | 第44-49页 |
·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信息透明度的衡量 | 第46-49页 |
·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文献综述 | 第49-53页 |
·信息披露动机 | 第49-50页 |
·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 | 第50-53页 |
·文献评述 | 第53-56页 |
3 信息透明度作用的理论基础 | 第56-64页 |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信息透明度 | 第56-60页 |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 | 第56-57页 |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信息透明度的治理作用 | 第57-60页 |
·信号理论与信息透明度 | 第60-62页 |
·信号理论 | 第60-61页 |
·信号理论与信息透明度的治理作用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4 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的理论分析 | 第64-106页 |
·信息透明度的界定 | 第64-75页 |
·信息透明度的内涵 | 第64-68页 |
·信息透明度分析框架 | 第68-72页 |
·信息透明度与信息披露 | 第72-75页 |
·控制权私利的界定 | 第75-78页 |
·控制权私利的定义与特征 | 第75-76页 |
·控制权溢价转让私利与关联交易私利 | 第76-78页 |
·信息不透明与控制权私利攫取 | 第78-95页 |
·信息不对称与控制权私利攫取 | 第78-82页 |
·信息操纵与控制权私利攫取 | 第82-95页 |
·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抑制 | 第95-103页 |
·信息透明度对控制权私利的作用机制 | 第95-98页 |
·基于媒体的信息透明度的治理作用 | 第98-103页 |
·小结 | 第103-106页 |
5 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106-118页 |
·研究设计 | 第106-111页 |
·研究假设 | 第106-110页 |
·样本选择 | 第110-111页 |
·检验结果 | 第111-114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114-116页 |
·小结 | 第116-118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18-130页 |
·研究结论 | 第118-121页 |
·创新与贡献 | 第121-122页 |
·政策建议 | 第122-125页 |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125-13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5页 |
后记 | 第145-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