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14-27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4-15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一) 国培计划 | 第16-17页 |
(二) 政策实施 | 第17-18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一) 有关“国培计划”的研究 | 第18-21页 |
(二) 有关教育政策实施的研究 | 第21-22页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3-2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六、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第一章 “国培计划”政策概况 | 第27-33页 |
第一节 “国培计划”的发展历程 | 第27-29页 |
一、“国培计划”的提出 | 第27-28页 |
二、“国培计划”的发展和完善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国培计划”的项目体系 | 第29-33页 |
一、“国培计划”的课程设置 | 第29-31页 |
二、“国培计划”的组织实施 | 第31页 |
三、“国培计划”的项目评估 | 第31-33页 |
第二章 H高校“国培计划”政策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3-52页 |
第一节 H高校“国培计划”政策实施现状 | 第33-43页 |
一、H高校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 | 第34-38页 |
二、H高校政策实施者的认知 | 第38-39页 |
三、H高校的项目实施方案 | 第39-41页 |
四、H高校的培训方式和课程设置 | 第41-43页 |
第二节 H高校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52页 |
一、农村小学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不高 | 第43-45页 |
二、培训形式不甚切合农村小学实际 | 第45-46页 |
三、对参训教师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 第46-47页 |
四、培训时间安排不甚灵活 | 第47-48页 |
五、部分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 | 第48-52页 |
第三章 “国培计划”政策实施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62页 |
第一节 政策本身方面 | 第53-54页 |
一、政策制定人员构成不甚合理 | 第53-54页 |
二、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 第54页 |
第二节 培训单位及参训教师方面 | 第54-57页 |
一、实施计划不完善 | 第55页 |
二、参训教师动力不足 | 第55-57页 |
第三节 政策实施环境方面 | 第57-62页 |
一、政策宣传不到位 | 第57-59页 |
二、农村中小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强 | 第59-62页 |
第四章 提升“国培计划”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 | 第62-68页 |
第一节 教育部门层面 | 第62-63页 |
一、发挥教育专家优势,重视一线教师的话语权 | 第62页 |
二、完善评估体系建设,强化培训动机 | 第62-63页 |
三、加强政策宣传工作,增强教师参训意识 | 第63页 |
第二节 政策实施者层面 | 第63-66页 |
一、提升工作力度,细化学员选派环节 | 第64-65页 |
二、完善政策执行计划,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 第65页 |
三、培训专家“送教下乡”,保证培训的系统性 | 第65-66页 |
第三节 教师所在学校层面 | 第66-68页 |
一、提供参训支持条件,保证教师安心培训 | 第66-67页 |
二、完善激励制度,提升教师参训积极性 | 第67页 |
三、健全训后评估工作,保证培训效果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一 “国培计划”政策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第72-75页 |
附录二 参训农村小学教师访谈提纲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